【每日早教 今日关键词】
体格——健康与安全——睡眠常规
很多妈妈留言说,最头痛的事儿是明明好不容易哄睡了宝宝,可一放回婴儿床,他又开嗓哭了起来,俗称“落地醒”。而且,刚刚睡着的宝宝,一醒过来似乎又充满电了,真让人头疼,到底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可以远离哄睡难题,让宝宝自己独立入睡呢?这么小就开始培养独立入睡,可行吗?
其实呀,帮助宝宝培养独立入睡的习惯,对于宝宝来说意义重大哦~别急,赶紧往下滑哦~
避免 “落地醒”,让宝宝独立入睡
宝宝的睡眠,通常是在45分钟内是一个周期,在刚刚入睡的前10分钟和进入睡眠的后的40分钟左右,是浅眠阶段,比较容易醒。另外,由于新生儿拥有莫罗反射(Moro Reflex)是人类婴儿反射的一种,又名惊跳反射。把睡着的婴儿放进小床里时,可能引起莫罗反射,出现双臂伸直,手指张开,头朝后仰,双腿挺直的现象,进而引发宝宝清醒。再者,由于新生儿的超敏感性,睡着状态时的体位变化,也可能会导致宝宝醒过来。
相对的,如果让宝宝以自然的状态进入睡眠,避免温度、睡眠位置等因素的干扰,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地从浅眠过渡到深眠,从而睡得更为香甜。不仅可以让新生儿宝宝获得充足的睡眠,以帮助大脑及身体的发展,也解决妈妈们哄睡的难题。慢慢地,将有助于帮助宝宝形成规律的入睡及睡眠习惯。
独立入睡,从出生后就要开始慢慢建立
曾有专家对“新生儿睡眠/觉醒状况与认知发育”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新生儿期的睡眠/觉醒状况与早期认知发育存在相关性,家长应注重建立新生儿良好的作息习惯,形成相对固定的睡眠时间。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是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他需要一天24小时睡觉和吃奶,这样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但从长远来看,婴儿期的宝宝睡眠模式具有较高的可塑性,是培养睡眠模式和睡眠习惯的关键期。也许,虽然宝宝太小,可能会令妈妈们可能会经历一段比较痛苦的过程,但如果错过入睡及睡眠模式的培养关键期,后续矫正会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
尤其不要让宝宝形成抱睡、奶睡等不良入睡习惯,慢慢地养成自己进入睡眠状态的习惯,让宝宝睡得更香甜的同时,也逐渐养成固定的睡眠模式。
培养未满月宝宝独立入睡,2招实操建议有帮助
1. 用声音安抚宝宝睡前情绪
如果孩子睡前出现哭闹,首先要安抚宝宝情绪。一般来说,并非因为饥饿而吵闹的宝宝,妈妈们都会将宝宝搁在臂弯里来回晃动,小声哼着歌曲,好让宝宝安静下来,也可以带着TA,随着律动在房间里起舞。这些小技巧都是要先安抚住宝宝哭闹的情绪。
然而,妈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总是抱着宝宝。可以把孩子放在自动摇床椅或婴儿椅上。可很多宝宝一放下就哭,这可怎么办呢?其实这也有妙招,在放下宝宝的时候,最好出声安慰鼓励宝宝,这可以让他很快安静下来。
因为,声音对于宝宝来说,是最有效的安抚方式之一。除了妈妈柔和悦耳的声音,生活中很多其他声音也可以安抚宝宝。比如费雪萌熊床铃里的各种白噪音,模拟洗衣机、真空吸尘器、风扇或哗啦哗啦的自来水声等,因为这些声音跟宝宝在子宫里听到的声音十分相似。当宝宝睡前情绪得到安抚,心情平缓,再加上熟悉声音环境,就会慢慢地进入睡眠啦~
产品详情,请查看更多
2. 给宝宝一个可以陪伴TA的小伙伴,宝宝睡得更香甜
给宝宝一个睡眠安抚小伙伴,长期陪伴宝宝入睡。最好选择啃咬安全且还拥有安抚灯光或声音的产品,可以安抚宝宝睡前情绪,化身睡眠小精灵,带领宝宝进入甜甜睡梦哦。
以上2点小贴士,不仅可以让你学会如何把宝宝放在摇床上,还能逐渐培养宝宝的自主睡眠习惯。然而,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以上培养宝宝独立入睡的方法仅供参考。如果妈妈们有更好的方法,也欢迎留言给我们哦~
参考文献:
1. Burton L. White著,宋苗译,《从出生到3岁,婴幼儿能力发展与早期教育》,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2. 张风华, 廖灿辉, 王绘新,等. 新生儿睡眠/觉醒状况与认知发育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
育儿建议仅供参考,我们同时建议您咨询您的医疗保健师。
©2019美泰集团版权所有。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