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

孕育养娃神器

育儿问题搜这里

叛逆的2岁,讨价还价心最累

你家有2岁的宝宝吗?他是否近来表现非常蛮横,不服从管教,经常发脾气,对爸爸妈妈要求做的事情常表示反抗?经常你说什么他都说“不”、“不要”?这是宝宝迎来了第一个叛逆期。

“反判”是宝宝成长的表现

2岁之前,宝宝处于生理快速成长期,学习吃喝拉撒,爬坐立走,听音说话,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2岁以后,宝宝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依附于某个人,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意了,所以他经常会感到生气、沮丧,有时还嫉妒。但2岁的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对付自己的这些情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脾气、哭闹、打人,或者扔玩具,英文中对这个时期的宝宝还制造了一个专门的词组——“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会有哪些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

一岁半左右,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小心思,小要求,不甘愿听从家长的安排,常常说“不要”、“我不”。

2.需要被尊重

宝宝都要求平等对待,他觉得自己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比如,你用勺子吃饭,他也要用勺子自己吃饭;你坐公交时投币,他也要自己投币。

3.物品所有权明显

宝宝开始有了所有权的意识,自己的东西,别的小孩不能玩。

4.对抗性行为

宝宝会喜欢做一些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对抗性行为为快乐,不让干的事情偏要干。

5.情感变化剧烈

宝宝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的意思,同时又没有足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感情剧烈又变化无常。


应对宝宝叛逆期的4种错误做法

1.给宝宝贴标签

家长不要随便给宝宝贴标签,比如当宝宝挑食时,有的父母会训斥:“你每次都挑食,真是个任性的小孩!”其实,宝宝也是有不挑食、听话的时候,但如果父母经常怒斥指责孩子“每次都挑食”、“是个任性的孩子”,除了会让宝宝失去自信,也会认定自己是个挑食、任性的宝宝,反而日后这种状况就更明显了。

2.一哭闹父母就妥协

举个例子,宝宝在百货公司看到喜欢的玩具,被拒绝后哭到趴在地上大吵大闹。如果最后父母还是因为拗不过宝宝而买了玩具,就会让他有了“只要大吵大闹,就可以拿到想要的东西”的认知,未来宝宝用哭闹的方式来表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高压命令,恐吓威胁

凡事都说“不可以!”的高压命令及指责处罚,不仅会消磨宝宝的自信和勇气,在充满挫折的家庭经验中会加深对立反抗、消极退缩、优柔寡断等等的状况,父母以为自己管得还不够严厉又加重高压管教及处罚,形成恶性循环。

4.在别人面前指责宝宝

就算自己宝宝在“可怕的两岁”时期再怎么不可理喻,都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他的不是,也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打骂他,可以把他抱离群众,再去管教。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