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奶粉喂养也是不错的选择。奶粉喂养比母乳喂养有更很多讲究,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关于奶粉喂养过程中一些常见的喂养误区。
▶常见的喂养误区
对于妈妈来说,宝宝的喂养是个大事。因为吃得好、拉得好,宝宝才能长得好。但这几个喂养误区,妈妈们一不小心就会踩。
●错误喂养方式一:过度喂养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往往吃得比“理应”多,也就是容易出现过度喂养。主要是人工奶嘴宝宝吃起来不费力,有些妈妈喜欢用喂奶的方式安抚宝宝。
小宝宝肠胃尚未发育完全,消化系统器官所分泌的消化酶活性比较低,过度喂养会让宝宝的肠胃不堪重负,容易出现肠胀气、肠绞痛、远期肥胖等问题。
●错误喂养方式二:不恰当地频繁夜奶
小月龄喂夜奶并没有太大问题,但宝宝夜间觉醒哭闹并不是一定是因为饥饿,尤其是五个月后的宝宝,常常可能因为出牙等导致夜醒哭闹,适当安抚即可,并不需要频繁过量喂奶。反之反而可能导致宝宝胃肠不适、过度喂养等问题的发生。
●错误喂养方式三:没有科学转奶方法地频繁换奶粉
宝宝的肠胃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奶制品需要适应过程,如果要给宝宝转换奶品,要注意遵循合理的换奶方法,逐步过渡换奶。如果没有科学的转奶方法进行过渡,频繁更换奶粉,则容易引起宝宝肠胃方面的不适。
▶科学喂养方式建议
要避开喂养误区,妈妈们就需要了解和遵循科学喂养宝宝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1.按需喂养
妈妈要注意识别饥饿信号,让宝宝自己决定吃多少奶,一方面顺应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特点,另一方面培养宝宝逐渐形成进食的规律。
宝宝给出想吃奶的信号再喂奶,也不要在宝宝给出“我吃饱了”的信号之后,生怕宝宝没吃饱,还要补充性地多喂几口。同时,需要妈妈把夜醒和夜奶切割开,只在宝宝真的有饥饿需求才给宝宝喂奶。
2、科学冲调奶粉,正确喂养
给宝宝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标明的配比。奶粉冲得浓,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和吸收;奶粉冲得淡,水分增多而营养就会减少,导致喝奶量减少。
3、选择适合于宝宝的奶粉
除此之外,要根据每个宝宝不同的情况,为宝宝选择合适的奶品。例如对于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可以尝试选择蛋白分子相对较小的水解蛋白奶粉或者羊奶粉等,避免宝宝被整蛋白致敏,发生湿疹、腹泻、呕吐、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影响生长发育。
▶这里有个选奶tips给到各位妈妈参考:
对于喝普通奶粉容易表现出肠胃不适的宝宝,可以试试更容易消化吸收的山羊奶粉。
羊奶粉的脂肪球更***脂肪结构,为牛奶的1/3,也比牛奶更容易被消化,不易在宝宝肠道内形成钙皂,从而减少宝宝便秘。这是因为脂肪在消化过程中需要脂肪酶的参与,脂肪球越小,整体的表面积就越大,与脂肪酶接触得越多就能更快被消化。
另外,山羊奶粉中蛋白分子较小,相对更好吸,其中的奶蛋白(αS1-酪蛋白)含量低于牛奶,而更亲和人体的天然A2型β-酪蛋白有着优势含量,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不易引起腹泻等肠胃不适反应,能帮助宝宝改善肠胃道消化。
并且山羊奶中还含有10倍天然类HMO能助力宝宝肠道平衡,可以帮助宝宝更好消化吸收营养。而羊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也十分优越,天然营养素含量超过388+种,可以帮助宝宝补充更全面的营养。
宝宝喂养是宝宝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头等大事,一方面妈妈们要注意及时纠正不当的喂养观念和行为,另一方面要注意给宝宝养成科学规律的喂养习惯,并为宝宝挑选利于宝宝肠道健康和营养吸收的奶粉。
我是属于混合喂养,亲喂之后,不饱的话,再喂奶粉。很难判断喂奶粉应该多少量,都是摸索着来。有两次孩子都吃吐了,是不是就是代表吃撑了?可是孩子还是张着嘴到处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