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迷藏这个游戏应该是伴随很多小朋友从小到大的一个经典游戏吧,菲儿从小就喜欢玩捉迷藏。从几个月大时躺在床上和我玩蒙手绢来藏,到蹒跚学步时躲在小朋友的推车后面或侧面露出小脑袋来藏,再到紧追慢跑时折回来躲在我的身体后面伸出她的小脑袋来藏,再到最近我们宅家经常玩的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的某个角落另一个人来找的游戏,都是我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变换着不同花样陪她一起玩的捉迷藏游戏。
然而就在上周,发生了一起事件,我称之为——捉迷藏事件。让我开始思考在游戏之余我们应该注意的东西。本想当天或隔日就记录,那样还能记得更真切详细一些。诸事烦扰,还是没能及时记录,时隔一周,我想还是有继续记录的必要。给自己一个总结式教训,也给他人提个醒。
那晚,她学着动画片里peppa的样子,用双手捂住眼睛,立定在一个地方大声数着:ONE, TWO, THREE FOUR......这时,菲爸正在找地方躲藏。一个又一个回合后,菲爸辗转从客厅躲到卧室再从卧室躲到客厅,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小家伙找到后不得不感叹:闺女找爸爸的本领真是越来越高。当时我正在洗簌间洗衣服,我爸在客厅看电视,我妈外出没在家中。
终于,菲爸又一次被女儿从卫生间里找到的时候,软磨硬泡成功将躲藏的角色卸下,菲儿同意换爸爸来数数,她来躲藏。要知道,自打看了《粉红小猪》里面捉迷藏那集后,她就一直热衷于当数数找人的那只小猪,让爸爸或妈妈来当躲藏起来的那一只。
这次,换爸爸跑去卧室里用双手捂住眼睛大声数:ONE TWO THREE......声音未落,那个小小的身影早已飞奔似的跑向目的地,并砰地一声将门关上。我只感觉背后一阵凉风掠过,待回头看时,卫生间的门已紧紧闭住,翘首望去,却迟迟不见那只猪前来寻找。卧室里倒隐隐传来电脑里播放新闻的声音。。。
这爸爸,换了个角色怎么也不好好珍惜呢?正嗤之以鼻时,却听到卫生间里面传来连续不断的拍打声音,并同时混杂着爸爸妈妈我要出去的声音。瞬间心中一紧,怕不会是......赶紧找毛巾擦掉手上的肥皂沫,然后去拧门锁,果不其然没有拧动,她从里面反锁了。
大声喊来菲儿爸爸,告诉她孩子从里面反锁了,然后又不慌不忙的继续洗着衣服。此时着急的是菲爸,只见他先是从工具箱中取来改锥,拧了一下丢掉一边,又去工具箱里翻腾,分别找出钳子榔头甚至还有斧头,都没能物尽其用。这时把自己反锁在里面的菲儿已经失去了耐性,或许是在想爸爸猪怎么还不来找我呢,也或许是她听到爸爸猪在外面敲打的声音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不直接进来找我就好呢。总之,她再也耐不住了,一次又一次大声喊着:爸爸 妈妈,我要出去!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越来越大声的拍打门的声音。
终于,我再也不能安心继续洗衣服了,开始和爸爸猪一起想办法。这时正听到爸爸猪的声音:你后退,听话,宝宝后退一下。可是里面那个不足2岁半的小妞哪里肯听,还是一步紧逼一步的向前拍打着阻隔着她的去路的那道门。于是顿时充斥在我耳边的话语便成为这样的:爸爸——后退——我要出去——宝宝听话——妈妈——后退——爸爸——后退。。。。。。
我想,菲儿爸爸当时也肯定是慌了,他忽略了宝宝的理解应变不足能力。正常情况下,让2岁4个月的宝宝去理解一个从未听过的词汇还要费一番周折,更何况是在关键时刻呢?后退这个词我们之前从未提起过,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再和她强调后退这个词我想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
就在我想这些的时候,菲儿在里面已经待了大概五六分钟的样子,也呼叫了五六分钟了,却一直没能出来,她的耐性已经达到了极限。而在外面设法施救的爸爸已然忙作一团,或者说心乱成团。几次大喊后退之后紧随着抬脚想要将门踹开却又担心会伤到里面紧贴着门边正试图通过敲打出来的女儿,每每跃跃欲试之后却又是一脸无奈。我们都不知道,在不受到任何伤害的前提下,孩子还能在里面待多久。
就在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个词:钥匙。我记起当初搬过来的时候每个门上都插着一串钥匙,当时想着以后孩子慢慢长高了淘气了,会不会把门上面的钥匙拔下来拿着玩,丢得到处都是,这样哪一天谁被反锁在里面还要想办法给弄出来。这不今天就碰到这种事了吗?那么,钥匙去哪儿了呢?我迅速转动大脑,在放雨伞的那个抽屉里?我赶紧跑到客厅拉开抽屉,找出一大把钥匙交给菲爸,告诉他这里面应该会有一把钥匙能打开门。菲爸接过钥匙一把一把的试开,此时菲儿还在里面用力敲门大声叫喊:爸爸 妈妈 我要出去!我在外面轻声安抚着:不着急,等一等。宝宝很快就会出来了。
菲儿爸爸还在紧张忙碌着,第一把钥匙插进去,打不开,换第二把,第三把钥匙依然打不开,换第4把。当换到第五把也就是最后一把钥匙的时候,我们两个的心紧紧地小心跳动着,似乎时间就此凝住,就连里面菲儿的声音也霎时听不见了。只听哗啦一声钥匙转动了,门终于开了。
菲儿出来的时候,我们两个轻描淡写的说了两句什么,爸爸好像说:爸爸终于找到你了!我说了什么记不得了。却紧紧地记住了这一次捉迷藏事件的教训。陪孩子玩本是好事,增进感情的同时也能放松一下自己每日工作中的紧张情绪。却万不能三心二意,糊弄孩子。本来高高兴兴要和爸爸玩捉迷藏,却是借捉迷藏的机会把孩子支开忙着享受自己悠哉的业余时光。到头来,还不是输了时间又饶上情感,孰轻孰重?
居家游戏,还是以安全为主。2岁多的孩子正是模仿的高发时期,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也不会明白这样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发生什么样的意外。在他们小小的世界中,只有一样,就是 乐于模仿。
所以,奉劝所有的家长,正确对待与宝宝的亲子时光。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但只要你在行动,哪怕只是躺在那里玩手机,睡大觉。看在孩子眼里,都有很多值得学习与模仿的道理。哪一天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如此不可理喻时,实在应该好好想想当初自己是如何的不可理喻才导致了今天他们的不可理喻。有些事件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无法做到将一切安危防患于未然,却真的可以尝试让自己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最起码,在他可能会向危险靠近的时候,还有你在身旁,可以及时性的给予保护与防卫,从而把危险值降到最低点。
当然,此篇不针对菲爸,我自己也是该批评的对象。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当中我太淡然了。淡然的不太像一个敢担当的母亲的角色。如果那晚我妈在家中,那势必又是另一种局面。脾气秉性与我大相径庭的她,可能会掀翻整场局势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哈哈,此句只做调侃。、
只愿,我们的宝贝在父母的陪伴下,健康成长,含笑长大。知道并确定天是蓝的,草是绿的,海是宽广的,山是陡峭的,风有时,雨有时,雷电有时,晴亦有时。世界很精彩,奇葩遍地开,真情永不假,温暖遍人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