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对自然分娩的正确认识,越来越多的孕妈妈选择自然分娩。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会阴侧切,而侧切伤口临近阴道、肛门及尿道,所以易受到恶露、大小便的污染,若不注意护理,很可能会引起会阴伤口的感染。 1 心理护理 首先应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很多产妇因为怕伤口疼痛而惧怕下床活动,应当鼓励新妈妈们动起来,促进恶露排出。 2 保持会阴部清洁 坚持每天早晚两次用温水冲洗外阴,大小便之后也应进行冲洗,避免排泄物污染伤口,要遵循从前往后冲洗的原则,避免细菌感染。勤换内裤或卫生护垫,避免恶露浸湿伤口;在每次冲洗后,用纸巾轻拍会阴部,保持伤口的干燥与清洁。 3 防止会阴伤口裂开 平时可多吃些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便秘。若伤口缝合后2-3天发生便秘,也不可过度用力排便,可用开塞露或液体石蜡润滑,平时做下蹲用力动作时要尽量轻柔,若是会阴左侧切开,坐立时身体重心偏向右侧,可减轻伤口受压而引起疼痛。 4 预防伤口感染 产后出汗较多,再加上有恶露,伤口很容易感染。新妈妈在平时睡眠或卧床时,最好侧卧于无会阴伤口的那一侧,以减少恶露流入会阴伤口的机会。在伤口愈合期间,每天可用1:5000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或使用碘伏为伤口消毒。待4-5日后伤口长得较为牢固且恶露较少时便可采取左右轮换卧位。如产后1-2日伤口出现疼痛,且愈来愈剧,新妈妈们要留意了,应告知医护人员检查伤口是否发生血肿或感染。 5 盆底修复 虽然阴道本身有一定的修复功能,但毕竟是经过挤压撕裂,阴道中的肌肉都会受到相对的损伤,所以就需要产妇顺产后要多做缩肛运动(每次收缩收紧肛门5秒后放松,反复进行15分钟,每日三次),有助于盆底肌肉功能恢复,阴道肌肉功能恢复,还可以防止子宫脱垂,阴道膨出、松弛,促进盆底组织、会阴组织及产道恢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