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降临人世了!每天他的变化都会给父母带来那么多的惊喜。正因为这个小小的生命带给家人太多的幸福及欢乐,所以才更要小心翼翼的呵护。
新生婴儿刚从妈妈肚子出来,还在适应外界的环境,但生长却很快,变化也很大,爸妈该如何给新生婴儿最好的照顾?本文将为您说明宝宝出生后1?7天的变化,让爸妈有更完整的了解,知道如何观察并掌握照顾宝宝的重点。
第1天
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会有不适应的反应,因为周边血液循环不良的原因,所以肤色会出现发紫的现象,此为正常现象,不会有太大问题,因此,刚升级的新手爸妈不用太过紧张。观察及照顾重点
1.宝宝的体温:
刚出生的宝宝体温调节机能尚未成熟,周边循环较差,所以手脚摸起来会冷冷的,但是医院婴儿室有完善的设备,并会随时监测宝宝的体温,所以爸妈不必担心。
2.头部:
新生儿头部可能会因生产过程受产道挤压而出现水肿的现象,此情形约在第3天消失。部分新生儿有头皮血肿,多在1个月内恢复,有些则需要好几个月才会好转。
此外,由于宝宝头骨尚未完全愈合,所以会形成前囟门、后囟门,摸起来软软的,后囟门约在出生后2个月就关闭了,前囟门则在12-18个月左右关闭,此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力碰撞。
3.皮肤:
新生儿因为血管舒张与收缩的不稳定性,且末梢循环迟缓,使得皮肤颜色变动较大,一般为粉红色,啼哭时呈深红或紫红。有些宝宝刚出生就有脂漏性皮肤炎,发生的位置大多在脸部或头部,通常不需特别处理,除非特别严重才需要用药,严重者在6个月后会消失,轻微者2?3个月消失。
此外,婴儿由于皮脂腺未成熟,皮脂会凝聚在皮脂腺内而形成所谓的“栗粒疹”,在几周内会自然消失。
4.视力:
刚出生宝宝的视力范围约20厘米,可看到妈妈的脸.
5.脐带:
刚出生时,医护人员会将宝宝的脐带夹住,开始呈现白色,之后逐渐变干、变黑,约2周后脱落。
6.动作:
宝宝一出生就会乱动,手会抓(抓握反射)、脚会踢,但都属于无意义的动作。例如“踏步反射”,抱直婴儿让其脚底接触平面,婴儿的腿就会自动弯起又踏下,好像走路的动作,在3?4星期大时消失。“惊吓反射”也在出生后开始,最久会持续到4个月,多数在1~2个月内消失。吸吮反射、寻根反射(即接触婴儿之面颊,头部就自动转过来,张口想吸吮寻找接触物)也在第一天就会出现,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射动作。
7.奶量:
喂母乳的妈妈刚开始初乳量不多,大约只有30毫升,宝宝刚出生第一天需求量不大,所以足够宝宝所需了。但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需求量也随着增加,只要宝宝想喝就可以喂他,妈妈的乳汁也会因宝宝的吸吮而增加,每天平均可喂食6?8次,甚至让宝宝持续含着乳头也可以,因为宝宝此时总是边喝边睡,只是妈妈会比较辛苦。
8.大便:
大多数婴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若超过24-48小时后仍未解便,就要怀疑是否有“先天性巨肠症”或其它潜藏的病理性问题。“先天性巨肠症”在年龄较大的小孩中通常以便秘表现出来,在新生儿有时会以肠阻塞及腹胀来表现,严重时甚至有呕吐发生。
9.睡眠:
一个月内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很久,至少在18小时以上,睡的时间比较不规律,可能会白天睡的比较多,而晚上较清醒,要到2~3个月后才会改善。
第2天
和第1天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体重在下降,许多新生儿在第1周内会有此现象,如果体重减轻超过出生体重的10%就要特别注意,可能是因为母乳分泌有限宝宝不够吃或大便量过多,不过多数是因母乳不够所致,妈妈要耐心等待,一周后母乳量会达到正常且足够的量。医生建议还是尽量喂母乳,必要时才加配方奶。
观察及照顾重点
1.奶量:
宝宝吃一点点就睡,这给许多妈妈造成困扰,建议超过3小时就叫醒宝宝喂食。
2.动作:
出生第1个月的宝宝都会用眼睛注视照顾者,眼睛跟着目标物转动,并发出笑声。
3.大便:
出生1周以内,大便次数并不多,1周后才会明显增加。哺喂母乳的宝宝大便次数多于喂配方奶的宝宝,但具体次数因人而异,有的一天10几次,有的好几天甚至20天才解一次,通常3天解1次或1天解3次都属正常。若太多天没有便便,宝宝(尤其是喂配方奶的宝宝)较容易胀奶或吐奶。
4.皮肤:
宝宝脸上及身上有一片片红红的地方,有些中央还有黄白丘疹,这是“毒性红斑”,在出生后48小时左右最明显,不需治疗,会自行消失。
第3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1. 皮肤:
•新生儿黄疸
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是胆红素生成较多、肝脏代谢能力尚未成熟等,可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3?5天达到最高峰,1周时下降;病理性黄疸是因溶血性疾病、感染症(脑膜炎、泌尿道感染、脐带炎)、新生儿肝炎或胆道闭锁等疾病所造成。
妈妈可以利用增加哺喂次数及增加水分摄取等方式,达到降低黄疸指数的目的,不需要停止喂母乳。若黄疸不高,多补充水份就行了,同时可增加喂食的次数,由大小便帮助排出,出院后仍需继续观察宝宝肤色、活动力及食量,持续10天仍未消退的宝宝,应尽速就医。
•小丑颜色变化
产后第3~4天,宝宝可能出现所谓“小丑颜色变化”,指的是全身皮肤自前额至耻骨中分为两半,半红半白,此为暂时现象,对宝宝的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爸妈尽管放宽心。
2.奶量:
宝宝出生第1~2天食量较少,之后会随天数逐量增加,建议妈妈及早让宝宝吸吮并做适当的乳房护理,这样可刺激母奶早日分泌并增进亲子关系。妈妈若要确认宝宝是否可从母乳哺喂中获得足够奶水,可观察宝宝是否有以下动作:嘴巴张大、上下唇往外翻并含住乳头及部份乳晕(不是只含着乳头)、吸吮、未发出吱吱的声音,这样的动作表示宝宝已经吸到奶水.而如果是用这样的动作持续吸吮了几分钟,表示宝宝已经吃到足够量的奶水了。
3.大小便:出生第1~3天,大便颜色多为深绿色,甚至呈现黑色焦状的黏便,小便还是不多,但会每天增加一些。
第4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自然产的妈妈可在第4天出院,此时照顾宝宝的重大责任就落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了,许多在住院时从护理人员那儿所学到的照顾技巧,从这天开始可一一派上用场。
1.脐带照护:
护士在妈妈出院时会提供95%的酒精,并教导清洁要领,妈妈或照顾者为宝宝洗澡后,必须以95%的酒精进行脐带的擦拭工作,若发现有分泌物或异常味道出现,最好就医检查是否有感染产生。
2.穿着:
大多数妈妈都会给宝宝穿较多的衣服,其实宝宝只要比成人多加一件衣服即可,建议在室内只穿一件纱布衣、一件棉衣、一件外衣即可,外出时再加外套.有些妈妈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不仅宝宝不舒服,也会影响他的动作发展。
3.屁股的照护:
宝宝最怕红屁股,只要包了尿布,都可能因为疏忽而造成红屁股。在每次清洁宝宝的屁屁后,可擦些婴儿专用乳液,让皮肤与外界隔离,严重时必须请医生开药涂抹。大便后最好以温水洗洗宝宝的小屁屁,如果小便后也做清洁处理更好,平时要勤换尿布,最好每天换6~7次以上。
4.大便:
第4-6天,宝宝大便颜色变淡,且越来越黄。
第5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妈妈必须持续观察宝宝的大便,通常头两天为墨绿色的胎便,第3天开始变成黄棕色转换期的大便,如果第4天以后仍是解胎便,可能是因为宝宝没有真正吃到足够的母乳。
第6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第6天之后,正常情况下宝宝一天至少会有3?4次的黄色大便,量不是特别大。有些纯母乳的宝宝在出生3周以后大便次数可能变少,或许10?14天才解一次大便,如果其它方面没什么问题,也算是正常的。至于小便,第6天以上的宝宝一旦尿尿,尿布会又湿又重。
第7天
*观察及照顾重点
1.体重:
宝宝可能在第一周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形(因为生理性脱水的关系),一周过后,体重会慢慢开始增加,正常情形是每天增加30克,所以一个月后的体重将比刚出生时多出约1千克。
2.脐带的处理:
脐带在宝宝出生后7?10天会自然干燥及脱落,刚脱落时脐部会渗出一些血水。脐带的护理主要有3个步骤:
(1)每次为宝宝洗澡时,肚脐部位一样需要清洁,但不要深到最底部,避免表皮受伤与感染。
(2)清洗完毕后,肚脐部位水分要用棉花棒擦拭干净。
(3)以95%的酒精从肚脐根部向外擦拭,切记不要来回擦拭,并在每次换尿布时,检查脐部是否干燥,脐带脱落后仍然要坚持做同样的护理。
刚出生的宝宝是娇弱而易受到伤害的.外界的一点小变化,也许就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所以没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