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 春天到了,小树发芽了,花儿竞相开放,妈妈的那句“唠叨”也如约飘进了耳朵里:“春捂秋冻”,别着急减衣服。 老话总有老话的道理,春天确实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穿少了容易着凉感冒,可是你知道吗,一味的“捂”也是不科学的,对于小孩子来说,捂得太多,反而容易生病。 那么,春天到底要怎么“捂”呢?  一个动作判断宝宝冷热 摸手脚?不对! 根据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判断,是不准确的。宝宝的心脏功能弱,到达四肢末梢的血液就会少,所以手脚就会偏凉。 如果宝宝头部热乎,手脚稍偏凉,那说明穿盖合适;如果手脚都热乎乎的,那就是穿得过多过厚了。 摸后颈?对了! 把手伸进宝宝的后颈处,左右摸一下。如果感到温热舒服,说明衣服穿得刚好;有些发凉,说明宝宝需要加点儿衣服了;如果发烫流汗,说明宝宝穿得太多啦。  孩子容易出汗怎么办 事实上,宝宝出汗本来就比成人多,出汗后怎么处理很重要。 ① 玩耍后出汗,及时擦干。不要让风直接对着出汗的宝宝吹。 ② 睡觉时出汗,多是穿盖太多。在宝宝入睡前,少盖点被子,等宝宝睡熟,再适当增加。 ③ 头部、后脑勺出汗,是常事。宝宝大了,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宝宝夜里易出汗,可以在宝宝头下垫块毛巾,保证枕头干爽。 “春捂”,要捂对位置! “春捂”,是要从头包到脚吗?当然不是!“春捂”,要捂对位置! 合理捂好头部 宝宝的头部血管丰富,位置又表浅,一不小心容易着凉生病,而如果捂太热,宝宝又易头晕、出汗。那怎么办?可以利用帽子、围巾这些保暖小物件。 ① 轻便透气的帽子:帽子不宜太厚,避免宝宝出汗受潮。帽檐不宜过宽,因为会影响宝宝视线。 ② 质量好的小围巾:围巾可以防止宝宝的体温向外流失,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  捂好肚子很关键 脾胃不好的宝宝,一着凉就易拉肚子。同时,腹部受凉,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所以护好肚子很关键。 ① 柔软的棉质内衣:不仅吸汗透气,还能阻断体热流失。 ② 萌萌的肚兜:小肚兜既能护到肚子,又不会捂热其他部位。 ③ 贴身的马甲:宝宝穿上马甲后,胳膊和手都可以露出来,方便其活动和穿脱。  捂好小脚丫 护好小脚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俗话说:脚暖全身都暖。选好袜子和鞋子,对于保护好小脚丫很重要哦~ ① 纯棉、透气性好的袜子:袜子不是越厚越好,吸汗效果不好的袜子不是好袜子! ② 轻便、透气性好的鞋子:鞋子偏大,不仅不利于保暖,还容易走飞;鞋子不跟脚,长此以往会导致足部紧张、脚痛甚至足弓变平,形成“内八字”。  “倒春寒”穿衣指南 当然了,春天总免不了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也就是指在温暖和煦的春天突然出现的几天降温天气,下面就给妈妈们总结一个“倒春寒”天气下的穿衣指南,给孩子这么穿准没错! ● 关注天气状况。冷空气来临的前一两天,要给宝宝增添衣物,适当“捂”。 ● 关注昼夜温差。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要给宝宝增添衣物,适当“捂”;气温上升,也不要减衣太快,让宝宝逐渐适应。 ● 及时加减衣服。宝宝开始活动,要减少一件衣服;一旦活动停止,再给宝宝穿上,以防着凉感冒。 ● “洋葱式穿法”。给宝宝多穿几层衣物:外层尽量选择宽松、防风的外套;内层可选择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 ● 比大人少一件。宝宝的基础代谢率比我们高,没我们想的那么怕冷哦,所以,他们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