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每次回家后都会说:“你回来了!”为此,妈妈每次都会纠正:“是我回来了。”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笑,当妈了才发现自家宝宝也是你我不分,也因此经常闹出一些好玩的趣事。比如我问宝宝:“这是谁的小蛋糕啊?”宝宝就会说:“你的。”“原来是我的啊,那我就吃了啊?”宝宝一下就急了,指着自己只嚷嚷:“你的,你的!”那小模样特别好玩。
话说回来,代词确实是语言学习中比较难的一部分,因此宝宝分不清你我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不要嘲笑宝宝,也不用刻意纠正宝宝的错误,只要教给宝宝正确的表达方式,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营造出语言氛围就好啦。
达人妈妈经验1:用“我”和“你”代替“妈妈”和“宝宝”
我和宝宝说话时,常常用“我”代替“妈妈”,“你”代替“宝宝”。比如说“我要出门了”,而不是“妈妈要出门了宝宝”;或者说“宝宝,你要吃饭吗”,而不是“宝宝要吃饭吗”。慢慢地,再把“你”“我”在一句话中并用,比如用“我带你出去玩”来代替“妈妈带宝宝出去玩”。到两岁时,宝宝就基本能分清你我了。。
达人妈妈经验2:明确“你”“我”是谁
在和宝宝的对话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看到我把饼干放进嘴里时,宝宝虽然想表达“我吃”,但往往会着急地嚷嚷“你吃、你吃”。每次听到他这样说,我都觉得好有意思,但我不会急着给他,而是耐心地问他:“你是想让我吃,还是想自己吃?如果是想自己吃的话,你要说‘我吃’,想给妈妈吃的话,就要说‘你吃’。”这样跟宝宝明确“你”“我”后,宝宝逐渐意识到“我吃”就是宝宝自己要吃的意思。
达人妈妈经验3:在不同的情景中转换人称
我常让宝宝置身于我和老公的对话中,比如,老公下班回家时说:“我回来了。”我立即接着说:“你回来了。”又或者老公跟宝宝玩枪时,我就问:“宝宝,你想和爸爸玩枪吗?”然后转头对爸爸说:“老公,你把宝宝的枪拿过来,他想跟你玩枪。”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使用“你”“我”“他”,不仅有利于宝宝区分“你”“我”,还能增强他的辨别能力。
达人妈妈经验4:有时不妨将错就错
当宝宝把“你、我”说得一片混乱时,有时我会将错就错,让宝宝承担“错误”的后果,以便给宝宝留下深刻印象。如宝宝想吃蛋糕时却指着蛋糕说:“你吃,你吃。”我就真的咬上一口,然后说:“真好吃啊,宝宝你要吃吗?”这样,宝宝就会明白自己说错了。
最后想说的是,有的妈妈看到别的宝宝已经能分清你我,而自家的宝宝还不会,心里难免会着急或是担心。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个宝宝的发育不同,语言能力也不同,有的宝宝可能一岁多就能分清,有的宝宝到了三岁才能分清。一时的发展快慢并不能代表什么,我们何不用一朵花开的时间,静待宝宝的成长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