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惩罚孩子? 原创 十里不如你 人人都会犯错,何况孩子呢。孩子犯错很正常,重要的是家长的处理能让孩子从惩罚中吸取教训,改正错误。惩罚孩子很正常,但错误的惩罚却给孩子带来伤害。如果你有种种错误的惩罚方式,请对号入座,赶快扔掉。毕竟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教会孩子规矩,并不是让他们难受。 不管是身体的惩罚,还是心理的惩罚,方法得当,孩子可能在错误中得到更好的成长;方法不当,可能让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你自以为成功的“冷处理”:不同孩子说话,不对孩子的任何行为和情绪做回应;你引以为傲的“吓唬”: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都是对孩子爱的撤离。 孩子无条件地信任你,你却用将爱撤离的方式对待他。总是被撤离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爱缺失的焦虑,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惩罚孩子的环境有讲究: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惩罚孩子。孩子虽小,也是有自尊的。不管什么样的惩罚,请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否则,这种惩罚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当小孩子犯错时,不要立即呵斥或者打骂,而要口头解释并引导。口头解释,即向孩子指出他做错事情造成的危害。引导,即和孩子一起去弥补错误。比如,孩子开玩具车时把垃圾桶撞翻了,父母应该冷静地告诉孩子:你玩车可以,但刚才车开得太快,把垃圾桶撞翻了。太脏太乱,容易滑倒,我们一起收拾一下吧。父母的解释和引导能够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以及为什么是正确的,也利于孩子对他人产生同情心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当大一点的孩子做错了,父母除了要口头解释,剩下的由孩子自行弥补,自己承担错误带来的后果。 请就事论事,不要无端惩罚。比如,孩子在客厅乱窜,撞倒了书架,你生气了,一怒之下说“跟你说过不要乱跑,就是不听,把你的麦昆没收,不能玩了。”麦昆和乱跑没有什么关系,你的训斥和剥夺孩子喜欢的东西,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在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安。 有时候孩子故意犯错,是缺乏关注,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这个时候用冷处理才能更好解决。比如,两三岁的孩子从其他孩子那里学会了频繁眨眼,回家后故意眨个没完没了,这时候,如果你训斥他,或者极力阻止,会更让孩子感到被关注了,变本加厉。面对这样的孩子,要冷处理,故意不理,无视孩子的行为,孩子就会慢慢地觉得没意思,不能一起关注,也就不再这样做了。 孩子犯错后,不要先呵斥,而要帮他想办法弥补。既然犯错不可避免,做错事后的孩子如果有了父母的支持,更能了解做错的后果,并逐渐学会承担责任。比如,孩子喜欢的玩具车轮子被孩子拆下来了,这时候你的责怪并没有什么用。你可以鼓励孩子试试用什么方式可以修好,孩子可以动脑思考问题,还可以动手进行操作。如果修不好也没关系,至少孩子知道了坏了就是坏了,没有轮子的车不能继续像以前那样玩了,以后也就少了这方面的问题。 孩子犯错后,请就当前的错误进行惩罚,不要翻旧账。孩子打翻了碗,你生气了,喋喋不休地训到:“跟你说了,吃饭的时候不要乱动,不听,饭没了吧。”“什么话都听不进去,跟你说不要乱跑,你看看垃圾桶什么样了?”“这些书都是谁撕的,还能看吗?”这一件件、一桩桩,你说出来倒是解气了,但旧事重提却让孩子很反感,也会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失望,慢慢变得不自信。孩子做错事,请就事论事,惩罚了就结束了。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不管做错了什么,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做错了已经过去了,改过了就好,继续向前走。 请记住,爱是比惩罚更有力量的东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