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法适用于三个月以上,一岁以下的宝宝。三个月以下,宝宝刚从温暖的子宫来到陌生的世界,需要时间去适应,吃奶、夜醒频繁,白天小睡质量不高是普遍现象,甚至会喜欢抱睡。对于一个视力只能看到喂奶时妈妈的脸,看见的颜色只有黑白的小婴儿来讲,没有安全感是肯定的,妈妈们不妨多抱抱宝宝,并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一岁以上,仍然频繁夜醒,纠正的难道会大一些,请咨询专业的睡眠咨询师制定个化方案。 好,我们先来聊一聊睡眠仪式和分清昼夜。这两点都是帮助宝宝明白,晚上才是用来睡长觉的。 分清昼夜,从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就应该做起。具体的办法是,白天小睡一概不拉窗帘,大人讲话、看电视不降低音量,让宝宝知道白天的环境就是嘈杂的,晚上睡觉一律关灯,不留小夜灯,保持漆黑一片。同时,给宝宝建立睡眠仪式,每天晚上睡前洗澡、做抚触、抱着宝宝拉起窗帘,穿睡衣、穿睡袋、调暗灯光、吃奶,我建议小月龄的宝宝穿不分腿的睡袋。一是可以防止踢被子,二是有包裹住的感觉,会比较有安全感。在吃奶的时候就可以把灯光完全关掉。当发现宝宝没有大口吞咽的有效吸吮时,轻轻拔出乳头,很多宝宝可以继续睡过去。 另外,妈妈要有意识的让宝宝早睡,尽量不要超过10点,因为10点以后到凌晨两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阶段,而只有在熟睡状态下生长激素才能分泌,所以早睡一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二是可以避免宝宝因为困过头了而崩溃大哭。很多没有给宝宝养成早睡习惯的妈妈会发现,往往10点左右,宝宝会异常兴奋难以哄睡,这恰恰证明宝宝已经困到极致了,所以早睡也可以有效改善频繁夜醒的情况。 夜醒频繁、吃夜奶其实和白天的喂养息息相关,所以规律喂养很重要。有个妈妈问我,她的宝宝现在三个月,夜里两个小时一醒,吃两口就要把头转到一边,妈妈把宝宝的头再转过来,宝宝仍然不配合, 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宝宝开始大哭,妈妈只能抱起来喂,妈妈怀疑是奶流速太大给宝宝造成了不愉快的吃奶感受所以就不吃。其实听到这里我就大概明白,绝对不是流速问题,否则恰恰躺喂才是宝宝最应该吃的姿势,因为躺喂可以减缓流速。我具体问了她白天是如何喂奶的,果不其然,一个小时喂一次,白天小睡必须吃奶,一哭就喂。我们常常说按需喂养,很多妈妈也觉得白天规律喂养和按需喂养是冲突的,其实并没有,是妈妈们理解错误这个需的意思了。这里的需只是指宝宝饿的需求,宝宝饿了才喂。从下图的婴儿胃容量可以看到,其实宝宝并没有妈妈想象中的那么能吃。 宝宝困了喂、不舒服也喂、拉屎撒尿了还喂,总之只要宝宝一哭,妈妈不判断哭声的含义,不试试其他安抚的办法,一言不合就塞奶。这会导致什么?第一,宝宝生物钟紊乱,第二,奶睡,第三,过度喂养,不分饥饱。不要听到规律喂养就以为会让宝宝饿肚子。就好比大人,每天三餐,固定作息后,通常只会在固定的点饿。白天一个小时喂一次,宝宝形成了这个生物钟,夜晚势必会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醒过来。而当宝宝困了,妈妈不分辨他的需求,用喂奶的方式来哄,反而会让宝宝很困惑,为什么我要睡觉妈妈却喂我吃呢,形成固有练习后就必须奶睡了。宝宝一个小时以前吃进去的,一个小时后大概消化了百分之四五十,这个时候妈妈再添奶进去,那食物继续百分百占据胃容量,长此以往,宝宝觉得消化了百分之四五十的状态就是饿了就可以吃了,反而增加肠胃负担,不利于消化,导致肚子胀气,也会降低宝宝吃奶的效率,同时过度喂养的结果虽然不能在短期内看到,但长期以往,可能会提高宝宝长大以后得肥胖症的概率。 注意,三个月以下的宝宝请不要随意尝试固定时间喂养,宝宝吃奶的频次和妈妈乳房产奶的时间需要磨合,一般三个月以上的宝宝白天再尝试三小时以上一喂。当奠定了白天规律喂养的基础,后续就可以展开夜晚睡长觉的准备了。 在白天规律喂养的基础之上,就可以开始看看宝宝晚上醒来是因为习惯还是饿了,确定是习惯之后,可以纠正夜醒,让宝宝睡长觉。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因为饿了醒来呢?看吃奶的状态。如果宝宝醒来吃奶的时候有大口吞咽的声音且维持几分钟,我们叫做有效吸吮,那么宝宝真的是饿了,应该喂。如果宝宝醒来,吃两口就不吃了,或者吃两口就开始用嘬的方式而不是大口吞咽,那他醒来仅仅是因为习惯而不是饿,这个时候就要下定决心戒掉夜奶。 怎么操作呢?白天三小时一喂的基础上,宝宝一般会在睡下四小时之内醒来,刚开始哭,妈妈不给奶,宝宝一定会哭得很伤心,发现人肉安抚奶嘴没了,变得没安全感。但是抱哄轻摇之后,哭声会渐渐停止,这个时候再把宝宝放回到床上。一般头一个星期都要重复抱起放下这个过程两次以上宝宝才能接受就是没奶吃的现状然后再次睡着。所以非常考验妈妈的耐心。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请爸爸帮忙,宝宝知道爸爸身上没有奶吃,也许会更快入睡。如果你的宝宝特别容易清醒,那么我们可以试试稍微温柔一点的方法。比如,第一天晚上宝宝哭了,先抱哄、放下,坚持十分钟,宝宝如果就是不睡,那么喂奶。第二天延迟十五分钟喂,以此类推。但是第二种方法有风险,建议妈妈在抱哄之后宝宝停止哭泣时再尝试喂奶。如果在宝宝哭得最激烈时你喂奶了,反而会给宝宝一个信号:只要我哭就会有奶吃,所以一定要坚持住。抱起来哄的时候要和宝宝讲道理,戒夜奶时可以反复呢喃:宝宝,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再睡着的,妈妈现在也醒过来陪着你呢,你安心睡吧,妈妈会一直都在。然后宝宝就会慢慢在怀里安静下来。小孩子虽然不会讲话,可是他们最能感知到大人的情绪,所以抱哄的时候妈妈务必让自己平静放松下来,不要又急又暴躁。 断了夜奶以后不是就一劳永逸了,有的晚上宝宝仍然会醒来,宝宝的睡眠状态会有周期性的反复,比如白天受到惊吓、半夜鼻子不通气等都会哭,但是有了前面的基础,要再次入睡也不会很难。妈妈要注意一点,不要宝宝刚刚开始哭或哼哼就强行过去拍睡或抱起,有的时候,哭和哼哼只是深浅睡眠交替时宝宝自己在调整,他会自己再入睡,如果妈妈有所动作,反而会彻底叫醒宝宝,不妨先观察一下,看宝宝是否能自己睡着。 亲密育儿理论的创始人西尔斯医生讲过一段话,我个人非常喜欢,和正在被宝宝频繁夜醒所困扰的妈妈们共勉:也许你有些忧郁,不知道宝宝会向你持续索取到什么时候,放心吧,不会太久。他躺在你臂弯的时刻,紧贴在你身边的时刻,都不会太久,但你由此传递给他的爱的信息,和你永远为他敞开心扉的心意,将持续他的一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