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宝宝只要吃得多营养就摄入得多,这样才能满足身体的生长发育需求。为什么宝宝吃得太饱,反而会影响到身高呢?这是因为饥饿状态下的宝宝,脑垂体的生长激素会分泌得更多,只有足量的生长激素,才会使宝宝的骨骼受到刺激而生长。相反吃得太饱,生长激素的分泌反而不如宝宝饥饿状态时的分泌量,没有充足的生长激素,自然会影响宝宝的身高,所以妈妈要记得,宝宝最健康的进食量是八分饱。 还有哪些原因会影响宝宝的身高? 1.晚睡早起 宝宝在熟睡状态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所以充足的睡眠是宝宝发育长高的保证。我们每天应该在最晚8点半之前就开始让宝宝上床准备入睡,睡觉时应注意保持卧室安静,避免打扰宝宝的睡眠,早晨尽可能让宝宝晚一点起床,另外宝宝应养成并保持午休午睡的习惯。 2.乱补钙 如有某些因素造成宝宝缺钙,宝宝应适量补钙,但如果补钙过量,会使宝宝的骨垢线闭合过早,对骨骼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正常情况下,宝宝的骨垢线会随着宝宝的成长逐渐闭合,在这个过程中,骨骼也在逐渐成熟。如果宝宝的骨垢线没有到相应的年龄就提前闭合,会使宝宝骨骼增长的幅度缩水,从此之后,宝宝就很难再长高了。在生活中,只要宝宝饮食均衡,没有挑食偏食这些情况,能够经常晒太阳,经常喝牛奶基本就不会有缺钙的问题。即使宝宝缺钙,家长也应注意,不要给宝宝猛量补充钙质,各种保健品家长应谨慎购买。 3.长时间坐着玩玩具 宝宝各种走、跑、跳的运动姿势都是骨骼发育成长的“催化剂”,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育儿省心,会给孩子购买种类繁多的玩具,让宝宝坐着玩玩具。长时间如此不利于宝宝协调能力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4.长时间宅在家里,极少进行户外活动 多和户外的阳光接触,可以促进宝宝身体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是一种可促进钙质吸收,使血液中的钙、磷得以改善的重要物质,对于预防贫血佝偻病有着重要作用。而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将皮肤中的细菌病毒杀灭,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骨髓的造血能力。所以只要有时间,家长应该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不仅能促进骨骼的发育,还可以增强体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