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那么多古装剧,部部不差生孩子。
武装剧从开头男主出生就不一般,宫斗剧不生阿哥怎么知道谁是最后的赢家,言情剧女主更是必须给男主生个猴子。
在生孩子的现场,可以没有WiFi没有4G,但是热水不能停,有没有热水的区别,大到需要用命来赌。
一盆清水端进去,一盘血水端出来,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都要惊呆宝宝,古代妇女怎么会有这么多血,她们是冒着绳命危险生娃儿呀!
古代没有妇幼保健院这样的机构,也没有妇产科室,但是早期婆婆们也不会准许孕妇在家里生孩子,要是不小心血漫茅草屋了多不好,所以往往要在外边建一间临时产房,专门供生孩子用。
(北宋分娩浴儿图中,产妇在房内就褥,丈夫在一旁陪伴。屋外,一妇人抱婴儿在高底座的盆中洗浴,旁站一侍妇。) 在秦汉时一般修建在坟墓和道路旁边,临时搭个草棚子,地上铺层稻草、麦秸就成了产房。孕妇生完孩子满月后才可以回家住,为什么这么奇葩呢,因为在老祖宗看来,生孩子是一件“不洁”的事情。
(古代生产,热水是必备佳品)
在山清水秀的时代,老祖宗都是用井水或河水,生态是生态,细菌也够多,而热水经过高温消毒,可以降低感染几率,所以古装剧里生孩子不停烧开水编剧都是经过良心考证的。
(重庆大足石刻中的“分娩图”,反映了南宋产妇的生孩子方式)
以后宝宝们碰到了这些生产方式,可千万不要惊慌。
宝宝们有没有觉得咱们的剖腹产特别高大上,在肚子上开个口把孩子取出来再把肚子缝上,默默就生了个娃儿。 但是在三国时期就存在剖宫产了,在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里面就写了,吴回生了儿子陆终,陆终的老婆生了6个儿子,个个都是剖腹产,在公元前2400年的中国,老祖宗们就能剖腹产简直是要上天! (生个孩子不容易,怎么能不好好珍惜!) 古代的产俗,到了宋代逐渐丰富起来,因为生孩子的人太多,出现了职业产婆,也叫接生婆,提供生孩子一条龙服务,包括生孩子之前让孕妇服催生汤,然后负责接生,生完后还要安顿孩子,专业程度五颗星直逼现在的妇幼保健院。但是以前的接生手段普遍比较简单粗暴,孩子的脐带用开水烫过或者火烧过的剪刀就咔嚓剪了,也或者随手扯过高粱杆外皮,把外皮削下割断脐带。在这样原始的条件下,生孩子真真是尽人事听天命,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女性多死于生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真不像某些剧里被子一盖披头散发,躺着用力用力再用力。这样看来,现在我们的孕妇妈咪多么幸福,虽然生产之痛不可避免,但是各种贴心服务绝对比以前好太多。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