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和胎盘相连的脐带被结扎、切断,脐带的残端最后干燥脱落,在婴儿腹部中间留下小凹陷的肚脐。肚脐虽小,但如果护理不当,还会出现一些疾病。
在脐带结扎后,一定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卫生干燥,用双氧水或75%酒精清洗脐部后,涂1%~2%紫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1、脐肉牙肿是脐炎长期未治愈的结果,或是脐部误用爽身粉、脐带粉、滑石粉等异物刺激。应去医院用10%硝酸银烧灼或手术切除。
2、脐疝外表看有一球形或半球形、核桃大小的肿物,在小儿安静时或卧床时可消失。一般可以自行愈合,若四五岁仍不愈合则应手术修补。
3、脐膨出在脐带部位有腹腔脏器向腹外突出,脏器外表只有一层腹膜和羊膜构成的囊膜覆盖,表面并无皮肤。膨出的脏器在腹壁清晰可见。如不及时治疗,一旦囊膜破裂,内脏暴露,可并发腹膜炎、败血症。故一旦诊断,应尽快手术修补。
包裹新生儿肚脐容易引发感染 ,新生儿的肚脐碰了水很容易发炎,很多父母因而不敢为孩子洗澡,更有一些父母以为用尿布将肚脐包起来就不易感染了,其实,这些错误做法很容易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引起新生儿脐炎,甚至引发全身性的感染。
脐部护理其实很简单。在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1天后会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天以后自行愈合。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或宝宝大小便不慎弄脏了脐部时,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脐部。消毒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撑开暴露脐孔,右手用蘸有消毒液的小棉签自内向外成螺旋形消毒,把一些分泌物、血痂等脏东西擦拭干净。这样消毒10天,如果没有感染就可停止消毒。至于洗澡,其实脐带结扎后,脐带外部的血管基本上已经收缩,水不会进入而引发感染。但洗澡后,应立即把水擦干净。
三大要点防治新生儿脐带受感染
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出生后切断的脐带根部是伤口,但因为脐带内血管没有完全闭死,一旦护理不当导致细菌乘虚而入,可引起脐炎、败血症,危及宝宝的生命。
1、脐带未脱落前要保持脐部清洁与干燥,避免尿液弄湿脐部。
2、脐部潮湿或有分泌物时,每天可用75%酒精消毒。 3、发现孩子的脐部有感染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举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