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理解万岁 我们时常不拿孩子的情绪当回事。 玩具坏了,哭个没完, 就觉得他是小题大做。 “不就是玩具坏了,买个新的不就完了。” 结果孩子索性放声大哭,赖在地上不肯起来。 其实孩子要的不多,妈妈一句理解的话,就能帮他平静下来。 “玩具坏了,宝宝伤心了,是不是?”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 只有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孩子才会听你的。  第二招:转移大法 小朋友都很固执。 在超市看见好吃的,攥在手里说什么也不放。 这时与其和宝宝对着干, 不如使出“转移大法”——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这个方法若想效果好,戏一定要演足。 装作很惊讶的样子,指向另一边的货架, “咦,宝宝快看,这是什么呀?!” 等宝宝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 再不动声色地拿走他手上的零食,是不是容易多了?  第三招:就事论事 宝宝表现不好,我们很容易脱口而出, “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这个坏孩子。” 给孩子随意贴上负面标签, 除了让他对自己失望,强化他的错误行为外, 真的是一丢丢好处都米有。 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指出错误行为,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打人是不对的。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对方,我生气了。” 这才是对宝宝真正有帮助的做法。  第四招:指派任务 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晚餐,可宝宝总是跑来捣乱? 遇到这种情况,希望孩子乖乖听话,不打扰你, 那就给他分配点工作吧。 “宝宝,帮妈妈把筷子放到桌上去。” “宝宝,帮妈妈把沙拉搅拌一下。” 不仅能让宝宝有事可干,没空捣乱, 还能让他刷一把存在感, 感觉自己棒棒哒~  第五招:给宝宝出道选择题 “宝宝,我们来穿衣服吧。” “不要!” 有时宝宝的不配合,是因为他想自己说了算。 那就满足他,给他点小权利呗。 忽略他的“不要”,给他出道选择题。 选项你来定,决定他来做。 “你想穿这件黄色的衣服,还是这件红色的衣服?” 小朋友很容易被绕进这样的选择里。 而且自己选的衣服,说什么也得穿完。  第六招:用行动说话 有时宝宝调皮,是想吸引大人的注意。 如果我们情绪激动,大声责备宝宝, 反而会正中他们下怀。 比如宝宝不好好吃饭,把食物丢到地上, 你只需要平静地告诉他, “食物是用来吃的,不是玩的。 如果你再把食物丢到地上,妈妈就把盘子收走咯。” 要是宝宝继续顽皮,就直接采取行动,说到做到。 几次下来,宝宝就明白妈妈是认真的了。  第七招:反话正说 我们总是习惯对宝宝说, “不许吃零食!” “不许看电视!” “不许……” 那么多“不许”,感觉宝宝的人生寸步难行。 与其说“不许”,不如直接告诉宝宝,你希望他怎么做。 “宝宝,我们让电视休息一下,来和妈妈一起搭积木吧。” 这样宝宝也好配合你不是?  第八招:我们一起______吧! 大人总是习惯用命令的语气“指挥”宝宝, “怎么把玩具丢得满地都是,快点收起来!” 讲真,被指挥的感觉总是不太好的。 宝宝越大,越容易有抵触情绪。 不如把主语换成我们。 “我们一起把玩具送回家吧。” 和宝宝坐在一起,而不是高高在上,是不是感觉亲切多了?  第九招:给孩子个盼头 宝宝洗完澡不肯从盆里出来, 哭着闹着还要继续玩水。 你会不会语带责备地命令他, “怎么又不听话了?还不快点出来?” 讲真,不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闹点情绪不是很正常吗? 不如换个思路,用宝宝喜欢做的事来吸引他。 “洗完澡就可以和妈妈一起读绘本喽。妈妈已经等不急了呢。” 宝宝一定会迫不及待地马上从水里出来哦。  第十招:发现优点 总是觉得孩子不听话? 那是因为你把注意力都放在找错上了。 每次想要批评孩子前, 先找个优点夸夸他。 比如宝宝不小心把碗打翻了,食物洒了一地。 你可以说,“宝宝今天吃饭很认真呢,要是下次再小心一点,不弄洒食物,那就更好了。” 听到妈妈的夸奖,宝宝下次一定会努力做得更好。   糕妈说 整理完这10条,觉得还真是满满的套路啊!我们过去的文章里,也是经常提到这些点。不要觉得看过就忘,现在就开始试试,一次两次的,就能养成习惯了。 我们家里,类似的“让玩具先去休息一会儿哦”“帮妈妈去拿个×××吧”“等会洗完澡就可以看一集小猪佩奇哦”的情景剧,天天都在上演,熊孩子也真的会吃这一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