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第一次都会让妈妈们惊喜不已,比如说长出了第一颗乳牙。然而,惊喜来得太迟,可能就会变成“惊吓”,让妈妈们焦虑不安。宝宝快十个月了甚至一岁了,还没长牙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宝宝6个月左右就开始长出第一对乳牙,有的宝宝甚至更早,4个月左右就开始长牙了……看到身边差不多大的宝宝都陆陆续续长牙了,而自家宝宝仍然不见长牙迹象,难怪妈妈会担心不已。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补钙的方式,能否把小牙“催”出来呢? 1、孩子的第一颗牙的萌出,正常情况下,最晚的时间可以到18个月; 2、医学上定义的“出牙晚”,指是1岁过后才开始出牙; 3、大多数的出牙晚通常都是正常的,和遗传的关系很大; 4、如果宝宝到18个月过后还没开始长牙,那就请求医生的帮助了。 实际上,宝宝的乳牙牙胚在妈妈怀孕4-6个月期间开始形成,到宝宝出生之前,所有的乳牙牙胚基本发育完成,只差什么时候长出来而已。 补钙并不能把小牙“催”出来,盲目补钙带来的坏处也不少!除了遗传因素,以下这几点也可能使宝宝长牙晚! 01 没有及时添加辅食 不少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牙齿,这和宝宝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非常吻合。但我们不能因为宝宝还没开始长牙,就延迟辅食添加的时间。 及时添加辅,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促进口腔内血液循环,加快牙齿的发育。还能为宝宝牙齿萌发提供必要的营养,使乳牙正常萌出。 02 早产儿 另外,如果宝宝是早产儿,身体发育情况比一般的宝宝可能会晚一点,乳牙萌出的时间也可能会更迟一些。 03 某些疾病的影响 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疾病,也可能会影响乳牙的萌出。 说了这么多,妈妈们应该都知道了,如果你家宝宝身体健康,吃奶、添加辅食的情况都不错,那么牙齿长慢一点也属于正常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更多关于乳牙护理的细节,让宝宝从小就拥有一口健康的好牙! 为了让宝宝拥有一口好牙,这些细节要做好! 喂奶的姿势要正确 切记,喂奶的时候不要让宝宝躺着,这样不仅容易使宝宝呛奶,还可能会使下颌过度前伸,导致乳牙的生长位置偏斜,甚至造成地包天的情况。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斜抱着宝宝,奶瓶和宝宝的上半身约呈45°。 注意帮助宝宝清洁口腔 从宝宝的第一颗乳牙萌出开始,我们就应该积极地帮助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了: ▪ 喂奶或吃辅食后,可用干净的湿纱布把乳牙周围、牙龈、牙床中的奶渍和食物残渣清理干净; ▪ 准备好婴儿专用的牙刷,帮助宝宝刷牙,早晚各一次,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有的妈妈可能会说,我家宝贝不肯刷牙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给宝宝刷牙和给宝宝洗澡洗头一样重要,你就不会觉得有多难了。我们常常觉得给宝宝刷牙很难,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们不够重视。 辅食添加循序渐进 辅食添加初期:按时添加辅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锻炼宝宝吞咽、舌头前后移动的能力。辅食从最初的稀糊状,过渡到稠糊状,如婴儿米粉、土豆泥糊、南瓜泥、土豆泥、肉泥等。 辅食添加中期:宝宝的咀嚼能力逐渐得到发展,这时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需要牙床来咀嚼的辅食了,如面片汤、带有小碎颗粒的水果泥、菜末厚粥等。 辅食添加后期: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需要用牙齿来切碎、咬断的辅食了,如面包片、馒头片、薄的水果片、软面条、碎菜段、煮得比较软的肉片等。 及时戒奶瓶、预防奶瓶龋 戒奶瓶,对宝宝的乳牙健康也非常重要。用奶瓶喝奶的宝宝,奶嘴顶在腭部,宝宝只要一吮吸,几乎所有门牙都会浸泡在奶液中,长期下来,奶瓶龋就会“应运而生”。 另外,长期吮吸奶嘴,宝宝的门牙会受到挤压,容易造成牙列不整齐、脸型不对称,形成高腭弓的“奶瓶嘴”等现象。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在一岁左右离开奶瓶,最晚不要超过十八个月,使用吸管杯和杯子喝奶。 当然,给宝宝戒奶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妈妈耐心引导,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过度。只要你坚持要给宝宝戒奶瓶,绝大多数的宝宝都是可以做到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