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妈妈说:女儿快五岁了,就爱吃手,大拇指都长茧子了。最可气的是啃手指甲,把手指甲啃的惨不忍睹,不管怎么说她都改不了。 在家庭里,孩子最在乎的也就是经常陪伴左右的父母了,因此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父母就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 0~3岁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阶段,这时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去呵护孩子,给他充足的安全感。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么孩子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出现以下表现: 1、咬指甲、吃手 宝宝长到2~3个月时正处于口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很多宝宝喜欢含着妈妈的乳头或是咬着小手睡觉,因为有个东西放在嘴里对他们来说会多些安全感。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他不安,就可能转而开始“吃”自己的手指或脚趾头,来缓解焦虑感,释放自己的情绪压力。 注意:若孩子2、3岁了,仍然频繁吃手、咬指甲,就需要考虑孩子的安全感建构是否出现了问题,还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发育了。 2、喜欢抱着东西入睡 有的孩子睡觉时,不拿点什么东西就不能入睡,比如喜欢抱着小枕头、小被子、毛绒玩具或者自己喜欢的物品等,一般都是些触感柔软的东西,这个小动作也在暗示宝宝缺乏安全感了。 不管这些东西多脏多旧,对孩子来说却是他们珍爱的宝贝,睡觉时离不开。孩子睡觉要拿东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可以替代“妈妈”。也就是说,这是他们对母亲依恋的一种转移,能让孩子感到安全感。 3、摔东西、撒娇 很多时候,如果家长没有顺到宝宝他就会发脾气,明明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就阴晴不定,让身旁的家长也是醉醉哒。如果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很不爽,就会摔东西,抢玩具,撕书也有可能信手拈来,甚至还会撒娇、无理取闹。 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孩子很淘气,其实是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容易和别的小朋友发生冲突等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一个很明显的体现。 4、开灯睡觉 很多宝宝到了3~5岁时,都会跟大人分床睡,由于怕黑没安全感,就会要开灯睡觉,不然难以入睡。妈妈注意了,开着灯睡觉,不仅会导致孩子睡眠不良,而且危害生长发育,如果宝宝害怕黑暗,妈妈可以用温暖的怀抱来安抚,等孩子睡着以后再关灯。 之前看过一句话,是说“父母给孩子安全感,不是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多危险;而是让孩子知道,即使这世界存在危险,也能有他安心的存在,让他快乐、勇往直前。”如果能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与关爱,孩子就会感受得到那种安全感。 宝宝童年的安全感对于他的一生、他的性格发展和心理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