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小时候聪明伶俐,得到最多的夸奖就是“你真聪明。”可是渐渐发现,她做计算题只用心算,不愿用演草纸,复杂些的计算题常常出错,记生字、英语单词也是看几眼,不肯动手写。稍难得字和单词常常记错。前段时间的英语考试,单词量大,她错误很多,为了鼓励她,我说:“你这么聪明,肯定能背会。多背几遍就会了。”她却趴在桌子上哭起来,“我最讨厌学英语了,再也不要学英语了。” 我的火真是蹭蹭往上窜。为何我明明夸了孩子,但是孩子的主动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说“鼓励表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孩子几乎所有不当行为的原因,都可以认为是缺乏适当的鼓励表扬。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会越好越健康。” 可是让很多父母都有和我同样的困惑:为何我明明夸了孩子,但是孩子的主动性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呢? 回忆一下,我们夸孩子时用得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个好孩子!”可是棒在哪里?为什么棒?我棒,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这些,我们并没有传递给孩子。 我们的这些夸赞,流于表面,毫无具体内容。那些不走心的赞美,如糖果般甜美,但缺少营养,也容易让孩子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在正面管教第二节家长课堂上,我终于明白我觉得鼓励无用,是我错把表扬当成了鼓励。表扬与鼓励,看似相似,却在对象,态度,认可目标上有着明显的区别。鼓励不以结果为导向,多鼓励能让孩子产生自信和勇气,这样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会拥有更强的克服能力。而表扬的坏处是让孩子错误地以为,他们所做事情的目的是寻求别人的肯定,他会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容易产生虚荣心,将来一旦遭遇失败往往不能正确看待。 鼓励无用 是因为你夸的毫不走心 女儿小的时候,我对她说的最多的表扬的话就是“你真棒!”。 从孩子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开口说话,迈出第一步,考了一百分……都会夸:“你真棒!”她做了那么多事情,有了那么多的成长,但是简简单单一句,“你真棒!”“你真聪明!”我们就以为给了孩子想要的赞美。 这些根本不用动脑筋的赞美词语,成了我们对孩子努力的敷衍。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她自己穿上鞋子,你的一句“你真棒!”能让孩子获得认可,兴奋不已。可是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当她自己穿上鞋子,你再说一句“你真棒!”就会让孩子觉得是讽刺,穿上鞋子有什么棒的啊。此时如果你说“你系的蝴蝶结很漂亮。”这样具体的夸奖才会让孩子发现自己做得不错的地方,才能真正树立孩子自信。 要注意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夸奖孩子的具体行为。 孩子需要被肯定,需要被鼓励,但浮于表面的称赞,并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只有那些真正走心的,实事求是的,关注到孩子内在,肯定孩子行为的鼓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鼓励无用 是因为你夸错了方向 夸孩子,我们常常会张口就说,:“你真聪明”,“你是个好孩子”之类,给孩子贴上一个静态的标签,却忽视了孩子背后的付出。 一个姐姐家的孩子就是如此,从小聪明伶俐。总被大人夸奖。上初中后为了体现自己是聪明而不是苦学,常常上课说话,故意不好好听讲,老师提问的时候特别喜欢接话茬,以展现自己的聪明。 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而聪明的妈妈会把孩子的进步与孩子的行为联系起来。“我看到你这次考试的成绩有很大进步,这是你这几个月的努力付出的结果。”当把鼓励的对象改成孩子的行为——几个月的努力上,孩子就会明白,他考试取得好成绩与几个月的努力分不开。而不是仅凭脑袋聪明。 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鼓励孩子的行为,不要轻易贴标签。让孩子明白,取得的结果和自己的行为,付出是有关系的。才能让孩子懂得努力和改善带来的效果。 鼓励无用 是因为你高高在上的态度 上次期中考试,女儿数学成绩进步挺大。看女儿兴高采烈,我担心她骄傲,只勉强说“表现得不错,再接再厉。”。因为在心里,还总是给她设定可更高的目标,总希望她做得不仅如此,应该更好。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又怎能引起女儿的共鸣,激起女儿内心的动力呢? 有一位妈妈说起给两岁半的儿子穿衣服,是一件头疼的事情,他常常在床上滚来滚去,毫不配合。偶尔有乖乖配合她夸奖孩子,“这次你很配合妈妈,你看衣服很快穿好了。”这句表扬的话有问题吗?如果换一种说话呢?“这次你跟妈妈合作的很好,你看我们两个人一起动手,衣服就很快穿好了。”配合与合作,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一个强调服从,一个强调平等。哪个对孩子有更好的影响呢? 既然我们的鼓励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就要以尊重,欣赏的态度,平等的对待孩子。让孩子自发地去做,去感受合作的益处。 鼓励无用 是因为你的称赞等的太久 夸奖要及时。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被鼓励。 一个妈妈抱怨,自己孩子的字写得难看,她也想鼓励孩子。但是每次看到孩子的作业都觉得一团糟。找不到可以鼓励的点。 其实,若你能静下心来,不是以挑剔的心态,而以欣赏的心态,一定能找到孩子可被鼓励的地方。比如,孩子总有一两笔写得很直吧,总有一个点的位置点的不偏不倚吧。先让自己学会从孩子身上找优点,去肯定这一小点的进步,告诉孩子你看,“这一横你写得特别直。” 妈妈对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能加以鼓励,即是对孩子的积极行为进行强化的最好方式。让孩子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孩子在改变某些不良习惯的时候,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很多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磨蹭,刚坐下没写两字就起来,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找吃的,一会儿上厕所,我的女儿也有这样的问题。她在卫生间一待就是半个小时。但是这次比以前出来上厕所的次数少了,也要立刻给予鼓励:“妈妈看到你这次写作业只出来了两次,比以前有进步。”可能妈妈们觉得这也太微不足道了,可是,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平日时大量的细微进步,积累起来才可能有大的变化。 孩子的点滴进步,对于我们可能觉微乎其微,但对于他/她们自己,已经是努力的结果。如果我们对孩子这些微小的进步不注意,反应比较冷淡。孩子也就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进步的动力,原来可以改变一生的进步也会因为得不到强化而消失。 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及时鼓励,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关注,让孩子体验到努力之后就会有好的结果,他/她才能鼓起更大的勇气,愿意付出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缺点,去迎战一些对他具有挑战的事情。 鼓励无用 是因为你把侧重点没放在孩子身上 “你这次考了第一名,妈妈真为你骄傲。”这是我们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常给予孩子的夸奖。“你是我的骄傲,你让我脸上有光。”之类的话,把孩子的努力变成了对你会怎样的影响,而不是他自己。我们要给予孩子的鼓励是,让孩子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价值认同。如果换种说法;“你这次考试得了第一名,是你这段时间努力的结果,你一定为自己感到自豪吧。”把控制点放在孩子自我身上,让他去想,去感受,去体验经过努力之后取得好结果的心理满足感,和价值感。 “鼓励”最本质也最重要的目的——“让孩子把成长的重心放在自我身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不为我们而活,也不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是妈妈的希望。”之类的带有明显将自己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赞美之词。不要把鼓励当成控制孩子的手段。 “我的梦想对我而言代表着什么” “我的兴趣要怎么坚持下去” ……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让孩子学会问自己的内心,去构建他的内心世界。 要让孩子根深蒂固地明白:他/她的生命的光彩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他/她做事情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将来,孩子就能在各种声音中保持己见,更好地保持独立性。 鼓励是个技术活,远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人生是一个不断突破困境,从而体验自己成长的力量的过程。尤其是孩子,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有太多未知,每一天都会接受到新挑战,要勇敢前行,需要父母及时恰当的鼓励,慢慢地才能形成自我鼓励模式,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丰盈的人。 一个好妈妈,先从学会鼓励开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