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包括了感染性腹泻、喂养不当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性腹泻等等。 感染性腹泻包括了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过敏性腹泻等。由于致病原因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治疗方案也就不同。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导致的常见消化道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 其临床表现有发热、大便次数增加,并且有便次频繁,而量不多,且里急后重的特点,大便里有较多的黏液和脓细胞、红细胞,所以大便会黏稠有腥臭味,有时伴有少许血液。 在大便培养时可以看到痢疾杆菌。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会导致细菌毒素经肠道吸收而引发败血症,所以快速有效的彻底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这个疾病是细菌感染,所以一定要使用抗生素,而且需要足量足程才行。 因为该病是经口传播的,平时宝宝的手、食品、食物器皿都必须注意卫生,特别是 1 周岁以内的婴儿,所用的奶嘴、奶瓶都需要及时、认真、有效地消毒。 案例 女宝 3 岁,因每日腹泻 5~6 次,伴发热、恶心 3 天,到医院就诊,大便化验结果:脓细胞+++,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黏液++。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予以输液治疗,并告知家长为传染病。 Q:宝宝怎么会得痢疾的呢?医生要求做大便培养检查,这个需要做吗?我们目前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A:细菌性痢疾是消化道的传染病,应该与宝宝的不洁饮食有关,宝宝最近是否吃了不干净的食物? 最好做一个大便的培养检查,这样可以知道是什么细菌导致的感染。目前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在治疗期间暂时不能让宝宝吃荤性食物,尽可能以清淡饮食为主,同时需要注意宝宝双手和食物的卫生。 在治疗时需要定时复查大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