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罗着给宝宝加辅食,不太轻松啊。 四处搜集宝宝能吃的东西,冰箱上贴满花花绿绿的辅食制作方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别提多头疼了! 宝宝很馋我们吃饭,可他才4个月,加辅食早了点儿? 各个年龄段,辅食都该怎么吃? 肉类多大能吃? 1 添加辅食,既要看月龄,也要看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①健康、足月出生的宝宝:满6个月引入辅食最佳。 ②一些发育较快的宝宝:可以稍微提前引入辅食,但不能早于4个月。 ③引入辅食,最迟不能晚于8个月。 ④早产儿应使用矫正年龄(月)=出生后实际月份-(40-出生时实际孕周)/4。 其它小信号 月龄不是唯一标准,宝爸妈还应观察这些: ①宝宝是否已经对大人吃饭产生兴趣,比如:大人吃饭时,宝宝眼神固定紧盯着,并且还会吞咽、流口水等; ②宝宝近期体重增长偏缓,也是一个添加辅食的标志。 2 宝宝一点点长大,辅食这么进阶 不同月龄的宝宝,饮食构成不同,整体上趋于复杂,照这样一步步来调整: 4~6个月 此阶段,宝宝是以母乳或婴儿配方粉为主食。辅食更多在于试探、产生兴趣,所以对进食量不要求。 辅食的种类、数量要少,性状要细软。 7个月~1岁 此时,仍以母乳或婴儿配方粉为主食,加辅食后,不必主动减少奶量。 辅食构成中,首先考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包括婴儿营养米粉、稠粥、稠烂面条等,在此基础上添加蔬菜、肉泥和(或)鸡蛋黄。 辅食的种类、数量逐渐增多,性状由细变粗。 1~1.5岁 辅食与奶制品的比例可达1:1,食物结构配比同上。只要食品选择得当,进食正常,就不须依赖营养品或营养补充剂。 PS:宝宝1岁以后,才能吃酸奶。更多关于酸奶的制作、吃法,关注公众号科学家庭育儿(ID:kexueyuer2012),后台直接输入“酸奶”,查看更多干货内容! 1.5岁以后 宝宝摄入的食物种类与成人食物相似,但味道相对清淡,性状相对软和细。直到3岁,才能真正与大人一同分享食物。 3 辅食添加的原则,并不难 原则概述: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单一到混合。 不断尝试,扩大宝宝的食谱 添加方式:给宝宝尝试新食物时,可在1天之内喂食2次,连喂3天。 在这3天内留心观察: ①如宝宝接受良好,那么这种食物进食一周后,就可以另添加新食物了。 ②一旦宝宝出现异常反应,要暂时停喂,3~7天后再添加这种食物,如果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应考虑宝宝对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3个月,以免对宝宝造成损伤,如过敏。 对了,宝宝吃完新辅食,出现不适症状怎么办呢?大人要观察是否可以缓解,同时向医生、有经验的父母请教,寻求解决办法。 总结:在2~3个月的时间内,用上述方法不断尝试,就能获得最适合自家宝宝的食谱了。 4 具体到行动,几点建议 辅食要“粗细搭配” 宝宝逐渐适应了各种食物后,就要注意食物的粗细搭配了。这里不单指粗粮+细粮合理搭配,还包括对食物加工形态的选择。 图片内容很重要,点击放大查看更清晰,建议收藏 添加荤食在米粉、果蔬泥之后 荤食代表的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理论上,满6个月的宝宝就可添加,但有几个问题要考虑: ①宝宝对米粉或其它简单辅食,是否已经接受? ②荤类食物的加工性状是否为泥状? ③宝宝接受荤食后,是否有过敏等表现? ④建议尽量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逐渐添加。 尽量不吃罐装食品 不少小宝宝的泥糊状辅食,都有现成的罐装售卖品。不过,任何罐装食品,都不如自己在家现做的新鲜。 尽管不少产品都标榜自己不含防腐剂或添加剂,但确实很难考究,怎么说都比不上妈妈亲手做出的辅食吃得放心。 不同食材,不同处理 ①根茎状的蔬菜,如红薯、土豆等:先蒸熟,后去皮,再制成泥糊状。 ②绿叶菜:应整棵在沸水里焯,取出后再剁碎成菜泥。注意:不能先剁碎再焯水,这样会使维生素大量流失。 ③水果:取适量水果,去皮(可以先蒸熟),放入碗里捣碎,或用料理机打碎。用少量温水调成泥糊状,也可不加水直接喂,具体看宝宝的接受能力。 吃果泥,尽量选不太甜、不太酸、口味适中的水果。如果是苹果、香蕉这类常见水果,用小勺刮泥,直接喂给宝宝,也是极好的。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