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里的老人不一定指“年龄”,也有可能指“经验”,也就是常说的“过来人”。在育儿这件事上,“过来人”的身影也随处可见,甚至可能成为“噩梦般”的存在,并充满各种令人窒息的操作。

一言不合“泼冷水”
有些“过来人”认为经历了育儿路上的风风雨雨,看破了育儿百态和生活真相,有义务有责任为“新手菜鸟”妈妈们指引育儿方向,看到别人满怀欣喜分享孩子成长的点滴时,总会迎头浇下一瓢瓢冷水,传播各种扫兴、消极、负面的言论:
连续多月不能睡整觉,哪还有心思拍照?
不生病还好,生病了哭都不能啊!
现在才刚学会爬,等会走路了天天要你抱!
上幼儿园就轻松了?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唉!养个孩子这一辈子就栽进去了……
你现在觉得轻松,那是还没到累的时候,
我是过来人,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听了真的让人很丧气有木有?这些满腹牢骚除了让妈妈们还不够坚强的小心脏颤三颤之外,能解决什么?每个人承受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一样,结局自然大不相同。养育孩子虽不是件简单事,但其中的乐趣一定大于烦恼,我们从中收获的也绝不应该是这些负能量。
看不惯“重度患者”
“过来人”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好为人师,喜欢把别人的生活框在充满个人主义的世界里,认为别人什么都不懂,而自己才是过来人:
看不惯给孩子喝奶粉不喂母乳,认为是妈妈不尽职的表现!
看不惯不让宝宝吃盐,不吃盐怎么会有力气?
看不惯给孩子补这补那,多吃点饭不就好了?
看不惯给孩子买专门的餐椅、餐具、坐便器等,认为这是穷讲究!
……
都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这着实也让“过来人”大开眼界啊!

他们固执已见,不愿学习新知识,胸怀“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我们明明是在追求更专业、更科学的育儿方式——母乳对宝宝最好无可厚非,但如果实在无法哺喂母乳,合理添加奶粉也没有不对;1岁内辅食无需添加任何调料,百害无一益;维生素AD在食物中含量很少,补充伊可新才能让宝宝长得更高,身体更强壮;宝宝拥有专门的器具,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所以,有时需要给“过来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偏方妙法“大奉送”
过来人对各种“偏方”总有种蜜汁迷信,不仅自己奉为金科玉律,还总热情推销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当别人孩子有大小毛病时,总有人格外“苦口婆心”:
感冒是小问题,萝卜姜汤特别有效!
宝宝发烧了?捂一捂出点汗就好了。
咳嗽得厉害也别担心,多吃点梨准没错。
便秘吃益生菌有什么用?吃几根香蕉就好了~
……
原理?你不需要知道,试就行了。依据?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以前感冒/发烧/咳嗽/腹泻/便秘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有些实用小偏方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除非是经过科学原理或实践证明,否则那些不知道从哪个七大姑八大姨传过来的“独家秘方”,你是不敢用呢?还是不敢用呢?更何况谁能保证那些在我们小时候或其他孩子身上试验过的所谓经验,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没听过要尊重个体差异吗?!

逃离别人的二手世界,没有谁是谁的过来人
育儿路上的“拦路虎”不少,“过来人”的杀伤力也不小。也许是我们的父母长辈,也许是早已生子的表姐堂妹,也许是无话不谈的闺蜜,又或许是妈妈群里的一位二胎妈妈。她们热情健谈,对我们抱以真诚的关心,最关键的是她们或她们的孩子跟我们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她们的经验才显得“真实可信”,也更具有迷惑性。
正如一句话:“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孩子的情况只有妈妈自己最清楚,我们可以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当然也要经过自己科学的判断,找准真正适合孩子的方法。时代在变化,过去的经验不代表适用于现在,不代表现在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同样的目的,任何站在过去空谈现在或未来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