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前,看到别人家的小朋友就像天般一样,敲可爱、萌萌哒,各种暖暖的行为让人爱不释手,纷纷想跑到人家偷孩子……
当妈后,自己却很不解,为何自己家的孩子却是一个小恶魔?哭闹、扔东西、发脾气、打人、不好好吃饭……一桩桩一件件都让父母时刻处于暴走状态,一吼二骂是常事,气急了甚至忍不住撸起袖子就是一顿胖揍!

父母也肯定忍不住抱屈,明明看了育儿书,学了育儿理论,也曾誓死要将“爱的教育”进行到底。但却发现,还是老祖宗传下的“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来得管用啊!真的控制不住寄己……
追根究底,父母忍不住发脾气不外乎三类原因:
1、权威受到挑战
纵然“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但面对这些“熊孩子”,亲妈分分钟变“后妈”: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就不能乖一点吗?”
“说了一遍又一遍,你要气死我吗?”
……
其实,父母发脾气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觉得孩子在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挫败、无力、焦虑的情绪,进而用发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控制欲,心理活动大概就是“我明明是为你好,可你这么不听话就不要怪我脾气不好了!”
2、太容易被原谅
我们总觉得父母对孩子有着无限包容,每次发完脾气很快就会原谅孩子,而事实上是孩子更容易原谅父母。就算前一分钟你还对他凶,下一分钟他又屁颠屁颠儿跟在你后面转,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也许正是因为能轻松获得孩子的原谅,很多父母都觉得发发火也没什么,亲生的哪有隔夜仇?下次注意就好!结果就是“下次永远还有个下次……”
3、原生家庭影响
“我小时候也没少被打骂,现在不照样好好的?”这样的理由和根深蒂固的想法让人有些无法反驳,但小时候挨打挨骂的滋味真的好受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最近,陈小春带着儿子Jasper参加《爸爸去哪儿》,却被网友戏称明明是“春哥变形计”。因为陈小春是个“炮仗”性格,一点就着,不点也着,对儿子很不温柔。但是,小小春确实异常的可爱和温暖,这与平时主要带他的外公外婆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别以为只有长相会遗传,坏脾气同样会陷入遗传死循环。
在很多父母眼里,“吼”、“骂”、“打”只是一种威慑手段,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孩子好”,或者觉得自己只是一时失控,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别忘了,父母是孩子最亲密最爱的人,来自父母的伤害可是成倍增加的,而且孩子是会模仿的,父母就是他们的首要模仿对象。
不妨想想,在“暴力”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呢?
缺乏安全感,性格十分懦弱。
缺乏自信心,做事优柔寡断。
情绪化严重,动不动就发脾气。
乖巧且听话,但非常爱讨好人。
相信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父母希望的样子。我们想让孩子变得更好,所以会焦虑、急躁,可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并无益处,与初衷也相距甚远。所以“一吼二骂三上手”真的是种病,得治!
不吼不骂不打人,如何在爱与规则中管教孩子?
1、管住嘴,冷静下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所以忍不住发脾气。而事实上,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懂事得多,与其事后自责,伤孩子又不利己,不如用尽洪荒之力压住自己要爆发的小宇宙吧!深呼吸冷静一下,或者回避现场给双方一些时间和空间,等情绪平缓之后再开始沟通。
2、讲事实,担后果
明知是错的,但孩子非要做,不管能行吗?可有时候你越不让他做,越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胜欲。与其用非常手段威胁孩子,不如用事实告诉他,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比如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提醒了依然无果,那就让他磨蹭,自有后果在等着他,吃了亏方能记得教训,适当的“挫折教育”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承担。
3、立规矩,定界限
发脾气不可行,讲道理又不听,该怎么办呢?此时可能就要借助规矩的力量了,因为不管怎样,合理的规矩总比突如其来的脾气令人信服。制定规则和界限并严格执行,让孩子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违规又会有什么惩罚。并且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说话算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