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来啦, 今天给大家讲讲辅食的知识 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这是大家一直问,奔哥也反复说的话题。 你们的各种疑问和担心, 从最初基础的“几个月开始添加”,变得越来越细节。 今天就挑几个比较不常见的问题来说说, 可能恰好是你需要的 宝宝4~6个月的时候,不论是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应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了,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 因为乳汁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如果你看到你的宝宝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进食固体食物,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成熟,不再把舌头上的食物吐出来,那就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 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应该是什么?  1、第一口辅食应该是? “米粉!”大部分家长想到的是这个~ 奔哥首先恭喜你,答错了。至少不完全正确的 原因:宝宝满6个月添加辅食时,基本上也是从妈妈体内获得的铁元素差不多消耗完的时候,如果不及时补充,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因此这个时候需要从辅食中补充更多的铁。 也就是说,宝宝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营养密集的食物。比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等。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米粉更符合我们的传统饮食习惯,过敏的可能性小,制作起来也方便,所以通常会从米粉开始吃。  2、自制米粉更好吗? 会有家长问,自己打米粉给宝宝吃好不好?主要是出于对市售产品的质量不放心,觉得自己做更安全一些。 奔哥的回答是……不太建议。 原因:自己制作米粉的原料主要是大米,营养比较单一,无法实现强化铁和其他营养素,难以达到宝宝的需求,容易使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即使添加了肉类、核桃、山药、杂粮等其他食材一起打磨成粉,一方面仍然难以确保满足营养,另一方面,多种食材混合也需要担心过敏。因为多种食材混合的情况下,一旦宝宝出现过敏,不容易判断过敏原。 如果选择自制米粉的话,那么奔哥希望大家注意以下4点: ①添加肉类,如瘦牛肉等红色的瘦肉,以增加铁摄入; ②新食材每次只添加一种,观察有没有过敏; ③制作米粉过程中注意卫生,做好后妥善储存; ④宝宝按时体检,关注有没有出现缺铁性贫血,及时纠正。 温馨提示: 米粉属于过渡阶段的食物,宝宝适应后,需要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并由稀到稠,过渡到半固体和固体食物,比如软烂的面条、软烂的饭等等。 辅食如果长期只是米粉糊糊,宝宝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会影响整个口腔肌肉功能的发展。  3、刚做的辅食放冰箱? 宝宝添加辅食初期,食量小,很多家长会一次做出几顿吃的量,然后分装储存。 奔哥的建议是,不要等太久,赶紧放冰箱。 细菌无处不在,制作完成的辅食不会是完全无菌的。室温下,微生物快速增殖,时间久了就容易发生腐败。 所以,宝宝辅食做好后,最多不要放置超过1小时。 通常情况下,宝宝辅食在冰箱冷藏室里可以保存2天左右,所以如果是确定两天之内都不会吃的,就一定要冷冻。 无论冷藏还是冷冻,都建议宝宝的辅食与冰箱里的其他物品分开放置。  4、冷冻辅食,不建议室温化冻 之前冷冻储存的辅食,今天准备要吃了,那么早上拿出来放在厨房,中午再热热吃? 最好不要哦。 冷冻的辅食,可以这样化冻(不用打开分装盒): ①挪到冰箱冷藏室中等待化冻; ②着急的话,用流动的冷水化冻; ③特别特别着急,还可以直接加热。 但是,不要放置在室温下化冻。 因为室温化冻过程漫长,仍然可能出现微生物增殖导致变质腐败的问题。 化冻后,蒸、煮或水浴加热都可以,无论哪种方式,都要注意确保“热透了”、并且热得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烫伤宝宝。 已经化冻过的辅食,就不要再次冷冻了。 在这里奔哥要提醒一句:如果宝宝肠胃一直以来都不是特别好,不建议吃冷冻过得辅食,以防拉肚子  5、罐装辅食里面全是防腐剂? 给宝宝做辅食,从制作到储存,需要注意的问题真是很多。嫌麻烦的家长知道市面上有罐装的婴儿食品。可是大家拿起来一看, 保质期这么长,怎么做到的?一定是加了防腐剂!不能吃! 真的是这样吗? 市面上销售的罐装辅食,其实不需要防腐剂来防腐。 它是通过“高温灭菌+密封”来达到防腐效果的。 现代化生产的婴儿食品可以做到更好地保留食材营养,并在严格的卫生条件下制作,还是可以信赖的。 罐装的婴儿食品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用干净的勺子舀出一顿的量,并立即把剩下的盖好盖子,放进冰箱冷藏,下次再舀一点出来。 冷藏超过两天,无论剩余多少,都不能再给宝宝吃了(家长的肠胃吃一些可能没事……)。 如果宝宝不能在两天内吃完一罐,也可以在第一次开封使分装冷冻保存,以储存稍长一些时间。  6、7-24个月宝宝饮食建议 大家关心的还有宝宝辅食吃什么,奶又要喝多少,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呢? 我们可以看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议。 不过要注意,每个宝宝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下面只是普遍性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哦。 7~9个月的宝宝 奶量 每天600ml 以上 辅食量 适量谷物类,由强化铁婴儿米粉,向厚粥、烂面等逐渐过渡 依据宝宝适应情况,可逐渐添加到1个蛋黄或全蛋 50g肉类(肉、禽、鱼) 适量蔬菜水果 特别注意 如果宝宝对蛋黄/全蛋过敏,可回避添加鸡蛋,但同时应多增加30g肉类 由泥糊状辅食,向肉末、蔬菜碎这样的小颗粒食物过渡 10~12个月的宝宝 奶量 每天约600ml 辅食量 适量谷物类,如馒头、面包等 50g肉类(肉、禽、鱼) 1个鸡蛋,过敏宝宝回避,同时适量增加肉类 适量蔬菜水果 特别注意 尝试便于手抓的食物,如香蕉块,煮熟的土豆块、胡萝卜块等,让宝宝自己啃咬 逐渐由较软的食物,向较硬的食物过渡,如撕碎的鸡肉、黄瓜条、苹果片等 13~24个月的宝宝 奶量 每天维持约500ml 辅食量 50g~100g谷物类,如软软的饭、面条等 50g~75g肉禽鱼 1个鸡蛋 适量蔬菜水果 特别注意 除母乳或配方奶,1岁后也可以尝试鲜牛奶 培养自主进食,让宝宝学着自己吃饭,逐渐练习达到能够熟练地自己用小勺吃饭,较少散落的程度 另外,脂肪是宝宝必要的营养,如果辅食中主食和蔬菜水果吃得比较多,肉类摄入少,那么需要额外添加约5~10g的油脂,比如富含α-亚麻酸的植物油(亚麻籽油、核桃油等)。  7、辅食5个小窍门: 1.善于利用不同的食物加工器 新手妈妈制作辅食之前,可是要备齐宝宝辅食制作的必备工具,比如:奶锅、烤箱、多功能食品料理机等。 2.增加调味汤 在制作辅食时,妈妈们可以利用鸡肉汤、蔬菜汤、牛头汤当做调味汤料,还可以用海带、蘑菇、小黄鱼等作为底料 3.充分利用天然调料 刚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是不用加盐的,也不提倡使用其它调味料,但是有五花八门的食材可做调料:洋葱、海带、芝麻、黄豆这些都可以做成粉状作为调料。 4.带孩子一起认识食物 宝宝对食物的兴趣不次于其他事物在认识食物的过程中也能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5.和孩子一起制作辅食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和宝宝一起制作食物,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一举多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