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当我从头顶一侧观察,外表看上去同样是没有什么不好,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是再看看CT照片,从头顶看,您看到什么?对,囟门很宽,有歪斜。再从下巴网上观察,似乎没有又不完全是扁平头的问题,同样能看到歪斜的倾向。 偏头宝宝就更不幸了,更加明显的颅骨问题,将来一定会令长大后的宝宝面临一些列的问题:到到四五岁开始玩儿轮滑鞋,需要戴头盔和护具,偏头宝宝的头盔就很难带上,即使戴上了也不容易找到正好合适的,再大一点的时候会遇到同学的询问,甚至讥笑?想象一下?多么令人心烦? 再回头想象关于“平头好看”的说法,并没有告诉我们平头为什么好看,平头会不会有其他健康方面的代价,更为可笑的是,平头平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看的呢?还有,“平头好看”这种说法并未提供保证孩子变成平头措施是正常的和安全的,都是要人为的去采取残酷的措施使宝宝的头型变成平的,如果操作不当,疏忽,导致偏头更令人追悔莫及。 【睡平头的过程给孩子带来的困扰】 首先,新生儿在孕育的过程中,都是有后脑勺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新生命的基本特征,然而新生儿一出生就要被亲人们主观的改造这些自然的特征,这种观念本身是反自然的。 其次,“睡平头”的过程必须强制,从而剥夺了新生儿对舒适睡眠的体验,要知道每个新生儿出生后大约5~6天就会找到自己的特有的舒适体位,“睡平头”的过程难免干扰新生儿寻求舒适体位的需求,对一个只能用哭声表达不满的新生命,任何强制措施都是非自然的,还可能事与愿违。 再次,强制措施,令新生儿烦躁,除了哭闹外,新生儿也会挣扎着变化体位,这就不能保证睡出正后方平头……,观察一个新妈妈抱孩子的本能姿势,能说明对新生儿 来说什么是最舒服的:一只手臂支撑头颈部,头颅略微后仰,另一只手护住后背部,托起身体重量,在妈妈的怀里新生儿是能自如转动头部的,因为头枕部完全没有 压力,转动就没有阻力。而把新生儿放到平床上时,每个细心的新妈妈都会发现新生儿头部贴到床面上时都有一个脖子被折回来的现象,新生儿身体全部到床上以后,脖子的角度与妈妈抱着的时候相比是更向前的,说明平床已经让新生儿的呼吸道变窄了,如果还要给新生儿头枕部垫东西,只会增加呼吸道被挤窄的程度,所以 说提前给新生儿用枕头是非自然的方法,还有可能增加其他风险。 【放眼世界:西方认为圆形头脑容量最大,五官更立体】 西方认为五官立体更好,通过睡姿让脸型变小,并且尽可能得让脑容量变大, 因为圆形的物体容积最大。西方人习惯于让宝宝侧着睡,两侧脸颊长期受到压迫,使脸型变得轮廓鲜明,从侧面看, 更像一个?(问号)。此外,侧卧可限制下颌骨过度发育,防止两腮过大而形成大腮帮子脸, 而过去很多父母一定要让自己的宝宝睡出大脸, 美其名曰国字脸,如果放在一个女孩身上, 简直是悲剧, 于是就有了下颌骨手术, 而且有意思的是, 这个手术基本上多见于东亚。 有位在美国的妈妈宝宝的脑袋就是睡平了,还花了很多钱专门做了个头盔矫正, 那边的医生对这个挺重视的,因为担心不规则的脑袋形状会影响到五官。 【追根溯源:原来睡平头是满族人的习惯】 有一个规律,同为汉族人,江浙一带的孩子后脑勺都比较突出,而北方育儿是大部分要把后脑勺睡平。为什么呢?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是满族的习俗。 睡平头形成过程中,头部两侧太阳穴逐渐突出来,眉间印堂突出,使婴儿面容增大,面额丰满。满族认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式的脸型是福相,官相。也是一个善于征战民族对男子汉的要求。 【现代科学认为单一的睡眠姿势不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不好】 如果在初生婴儿头三具月内,常将婴儿仰卧睡眠、婴儿的枕骨就会被压平如板,象“砍去了后脑勺”似的。如果让婴儿长期、单纯地左右交替、垂直侧卧,就会使头型狭长。因此,保护婴儿头型的正常发育,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只要父母们经常注意婴儿的睡眠体位,三两日内,左右侧仰,交替改换,那么婴儿的头型就会正常发育了。另外是极力避免使用硬枕头,长期仰睡及用枕不当,强行压迫小脑部位,使枕骨变形,造成小脑发育受损伤,抑制小脑下端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圆形头骨在受到剧烈冲撞时更能保护脑组织。圆形的东西,豆子,乒乓球,掉地上肯定会弹起,有缓冲,而盒子,砖头,豆腐等掉地上只会内部吸收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