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早产儿都面临生长落后等问题,在出生后最初几年,需要加速追赶由于早期营养不足而落后的生长,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追赶性生长”。 合理的喂养一方面可以预防早产儿营养缺乏并支持追赶性生长,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营养过剩。 对于出生体重>2000g,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宝宝,母乳是出院后喂养首选。母乳强化剂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注意事项】 早产宝宝容易疲乏,吸吮-吞咽功能弱,有时会发生吐奶及呼吸运动不协调现象,使奶逆流到咽喉部,再吸进肺部,可能会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窒息。妈妈喂奶时,最好让宝宝处于半卧位,喂奶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呕吐等现象。 如果妈妈奶水过多而且出奶速度快的话,要注意用手指掐住乳晕周围以减慢乳汁流速可以避免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奶;使用奶瓶喂养,则选择质地较软、吸入孔大小合适的奶嘴。奶后抱起宝宝竖直拍背,让胃内的空气排出。 早产宝宝的进食特点是吸吮慢,妈妈要有耐心。体重较轻或吸吮、吞咽、呼吸协调不良的宝宝可采用间歇喂养,根据宝宝行为暗示,每隔一两分钟吸吮即拔出乳头暂停喂养,待宝宝休息数秒后再继续进食。 喂奶时宝宝常会睡着,可通过抚摸耳部使宝宝醒来,顺利完成喂哺。 3月龄内婴儿可按需喂奶,4~6月龄逐渐定时喂养,每3~4小时1次,每日约6次;逐渐减少夜间喂奶。 如果宝宝每天小便规律、尿量正常,体重稳步增加,说明哺乳量是充足的。 【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不足或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宝宝,则建议妈妈们在医生的知道下根据宝宝具体情况使用早产儿配方奶、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或足月儿配方奶进行喂养。 在医生建议下根据配方奶的成分来决定维生素与铁剂的添加与否。每次哺喂时,可先喂母乳,后用配方奶补充母乳不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