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生活中,宝宝生病吃药是难免会遇到的问题。宝宝日常普通各种用药你都了解了吗?来看俏妈对宝宝日常用药的全面整理和介绍~ 孕期哺乳期里,妈妈们宁可素面朝天,也不敢在脸上胡乱涂抹护肤品;自己生病了,一般都是硬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去找医生开点药,可心里那叫一个忐忑啊。 宝宝但凡有个小毛小病的,妈妈们谨小慎微的特质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用药吧,看着孩子难受的样子,哪个当妈的不心疼?用药吧,又生怕孩子太小副作用太大,人人都说是药三分毒,咱当妈的不得不把好关哪! 好吧,说了那么多,我是想告诉你:药不能乱用,但不是不用,很多时候必须用! 当我们在育儿生活中遇到下面这些问题时,到底如何用药才是最安全的呢?别着急,一起看过来吧! 一、退热止疼 1、对乙酰氨基酚 又名扑热息痛。泰诺林、百服宁、必理通等都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药物。 适合人群:3个月以上的宝宝、准妈妈、哺乳期妈妈以及成人。对乙酰氨基酚除了可以退热,还有缓解疼痛的效果,比如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头痛、痛经时都是适用的。 2、布洛芬 美林就是常见的含布洛芬的商品名药物。 适合人群:6个月以上的宝宝、哺乳期妈妈以及成人。布洛芬同样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退热药选择的几点建议: ①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发热除了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还可以选择布洛芬。 ②乙酰氨基酚退热速度快,不良反应较少,但控温时间较短;布洛芬退热起效略慢,但控温时间较长,退高热效果一般可持续4-6小时。 ③孕妈发烧的话建议选择乙酰氨基酚退热;哺乳期妈妈退热可以选择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④不管给宝宝选择哪种退热药,一定要根据体重选择正确剂量,年龄只能作为参考。 二、缓解鼻塞 1、生理性海水鼻腔喷剂 建议:购买时选择儿童专用的就行了,哺乳期、孕期用它缓解鼻塞也非常安全。6个月以下小婴儿建议遵医嘱使用。 2、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 建议:这类药品2岁内是禁用的,一般是适用于6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市场上现在有专门针对2-6岁的儿童剂型,例如达芬霖。当孩子鼻腔严重阻塞、鼻粘膜充血肿胀时可以适当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 三、化痰止咳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祛痰药类非处方药,可自行在药店买到。 盐酸氨溴索糖浆:祛痰类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例如常见的沐舒坦就是此类药物。 氢溴酸右美沙芬:镇咳类非处方药,可自行在药店买到。 建议: 小月龄的宝宝祛痰可以选择盐酸氨溴索糖浆或者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大孩子因为痰多引起剧烈咳嗽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 如果孩子是干咳症状,建议选择氢溴酸右美沙芬。 四、腹泻 口服补液盐:腹泻容易导致身体脱水,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孩子因腹泻导致轻中度脱水时,建议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冲调后给宝宝喝。 蒙脱石散:非处方类止泻药,可以有效缩短腹泻时间、保护肠道黏膜,常见药品名有思密达、必奇等。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孕妇以及哺乳妈妈均适用。 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益生菌类消化类非处方药药品,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便秘、胀气、消化不良等。适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 五、缓解腹胀 西甲硅油:主要治疗因气体在腹部聚集而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各年龄段适用。有预防和缓解宝宝胀气、缓解肠绞痛、防止打嗝的作用。 六、抗过敏 氯雷他定:常见药品名有开瑞坦。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花粉症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2岁以下婴幼儿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七、缓解便秘类 开塞露:市场常见的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各年龄段适用。主要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得易于排出,从而缓解便秘。开塞露不建议经常使用,以免形成依赖。 乳果糖:纤维素制剂,如果孩子便秘严重,经过改善饮食结构后仍没有明显缓解的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 八、常见外用药 碘伏:皮肤消毒杀菌首选外用药,禁止口服。碘伏比酒精刺激性小,更适合婴幼儿使用。家中可以常备碘伏棉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炉甘石洗剂: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不同年龄段婴幼儿都可以安全使用。例如蚊虫叮咬、长痱子、出水痘、长荨麻疹时都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脸上也可以使用。但不建议用于湿疹止痒,因为随着水分蒸发,会让皮肤更干燥。 红霉素眼药膏/软膏:抗生素类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细菌感染。例如治疗结膜炎等眼外部感染、轻微创伤、轻度上烧烫伤、蚊虫叮咬后出现感染、口角炎、肛裂等,孩子鼻塞流涕导致鼻子、鼻中隔擦破皮时也可以使用。 莫匹罗星软膏:最常见的如百多邦。主要用于防止伤口细菌感染,例如外伤感染、脓包、湿疹尿布疹合并感染、伤口流水化脓等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另外,尽量不要给孩子服用复方感冒药,也就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的感冒药。 参考资料:冀连梅《中国人应该这样用药》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