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宝宝走路这一点,宝妈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态,并且要理性看待孩子走路这件事情。但是,同小区差不多大小的宝宝,有的10个多月就能自己扶着挪步,有的一岁半了还不会走路,作为母亲,内心的着急和焦虑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宝宝走路早晚有以下几点原因
遗传因素
这点很容易理解,如果爸爸妈妈小时候走路晚,那么宝宝可能走路也会晚,这不能说明宝宝智商的差异,仅仅是遗传因素而已
个体差异
有时候宝宝走路晚可能是因为大人不正确的引导,比如家长不让孩子爬,导致孩子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而没有力量,自然就会走路晚些。或者由于宝宝比较胖,腿部没有足够力量来支撑自己的身体,这可能也会导致孩子走路稍晚。只要孩子没有别的问题,孩子走路早晚都不用太担心。
病理因素
常见的几种会导致孩子晚些学会走路的疾病有:婴儿肌肉松弛综合症,先天性髓关节脱位,早产儿。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快两岁还不会走就要及时就医。
宝宝正常的生长规律
坐:4~7 个月
爬:7~10 个月
扶站:8 个月
站立掌握平衡:8~9 个月
巡航(到处扶走):8~9 个月
独站(不需要帮助):9~12 个
走第一步(9~12 个月)
走路:12~15 个月
家长不要强迫孩子早走路
孩子到了正常能够走路的时候自然会走,建议朋友们不要给孩子用学步车、学步带等物品,但是可以使用学步推车。
另外,家长两手驾着孩子走,不仅违背了宝宝正常的自然走路规律,还让自己腰酸背痛,得不偿失。宝宝会走的时候,自然会扶着墙一点一点挪步,当宝宝腿部肌肉和平衡都能够协调的时候,自己就能够慢慢走路。
孩子要爬够了才能站起来走路
宝宝先学会爬再走路可以预防宝宝o型腿和x型腿,因为宝宝爬行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当宝宝爬够了,腿部有了力量,自然就能够站起来,这期间,宝宝还会自己扶着墙或者床边挪步,宝宝整个走路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家长不用担心。
很多家长会觉得地上脏,不想让孩子爬行,这其实就错了,如果错过爬行这一步,是不利于孩子走路的,所以,家长把家里地板擦干净,或者铺上爬行垫,把危险的物品,比如刀子、剪子、热水瓶等都收起来,让宝宝开心的爬起来,不仅对孩子成长好,也更安全。
孩子走路的信心从摔倒爬起来开始
如果家长一直扶着宝宝走,会让宝宝胆小而不敢松开大人的手,就像有的宝宝,明明已经会走路了,但是就是不敢走。在宝宝学步初期的时候,家长可以扶着宝宝,但是当宝宝能够自己走的时候,家长只需要在宝宝周围护着就好;当宝宝自己摔倒能够爬起来的时候,说明宝宝就有了足够的力量能够自己走路。孩子摔倒家长要鼓励宝宝,不要让孩子因为摔倒而不敢走路。
本文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部分内容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