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分娩后,紧接着就是胎盘完整地自然产出,虽说重要角色都已经离开母体了,但是子宫却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收缩,恢复成原来拳头般的大小。在这期间,妈咪的阴道仍会有像血液般的分泌物流出,俗称为“恶露”。 产后恶露的变化 它包括从子宫腔出来的血液、坏死的胎盘蜕膜组织、黏液和产道的细菌。正常的恶露有血腥味,但没有臭味。在产后期间,观察恶露的量及颜色就如同月经的原则,恶露量应该越来越少,颜色应越来越淡。一般而言,产后恶露会经过三阶段变化! 虽然恶露的原则大致相同,但是每个人排出的量不一定相同,平均总量约250 至500 毫升,是由生产方式、产后子宫收缩的情形及饮食情况来决定多少。 分娩方式不同,恶露也会不同 妈妈产后若观察恶露的颜色及量会发现,剖腹生产的妈咪产后恶露会非常少,可能仅维持七至十天就结束了,而自然生产的妈咪可能会维持二至四周。 一般而言,恶露的颜色及量会与月经的模式雷同,颜色应由红色逐渐转变成白色,量应该由多逐渐变少,若是恶露量一直呈现红色多天且量多,或是原本颜色已经变淡,却突然又出现鲜红色,就该怀疑是由子宫收缩不良所造成的,应立即就医,否则可能会造成贫血。所以产后观察恶露的颜色及量是非常重要的。 1、剖腹产 剖腹生产时,医师在处理完胎盘时会将子宫内的血液尽量处理干净,所以子宫内残留的血液及胎盘蜕膜组织较少,因此只要产后子宫收缩良好,那么恶露的量相对也会比较少。 2、自然产 自然生产后,胎盘会借由子宫收缩的力量自然娩出,所以通常在宝宝分娩后,医师经常会例行性地施打一剂子宫收缩剂,以确保产妇有良好的子宫收缩。 3、产后哺乳 然而,产后立即哺乳,也就是宝宝吸吮妈妈乳房时会分泌催产素,因而刺激子宫收缩。良好的子宫收缩有助于产后的子宫恢复,并且可减少身体内其他血液流入子宫内后造成恶露量过多,甚至贫血现象。产后的前几天是最重要的,如果恶露量太多,超过500 毫升,就称为产后大出血,此时通常会发生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立即检查出血原因,并且协助解决问题。若妈妈发现使用产垫不到一小时就整片全湿,也应该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但是大出血也有可能发生在产后七至十天,正在坐月子的妈妈会发现,原本已经变少而且颜色变淡的恶露的量突然变多了,而且颜色也变得更红,好像又回到产后前几天的恶露量,此时的妈妈应该立即就医,找妇产科医师帮忙,可能是由产后子宫收缩不好造成的。 有时也会发生在妈妈回家吃了麻油鸡、烧酒鸡、人参料理之后,因个人体质差异及烹调方式不同,可能会让子宫收缩不良,严重程度不尽相同。 因此建议产后妈妈第一周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为主,如清炖香菇鸡汤或姜丝鱼汤等,避免造成身体负担。 若是满月后才有这样的状况,那么应该评估一下,是否是第一次月经来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