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孕期,大部分准妈妈体重增加12千克左右。过多或过少都有不好的影响。
但是准妈妈们要了解,你增加的体重并不一定是自身的体重,而是羊水、胎盘、以及腹中胎儿的重量。
正常情况下,准妈妈的体重增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胎宝宝:3~4千克
胎盘:0.5~0.6千克
子宫肌肉增重:0.9千克
羊水:1千克
乳房增重:0.4千克
血容量增加:1.5千克
体液增加:1.5千克
脂肪增肌:2.5千克
合理管理孕期体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体重指数
要知道自己孕期的体重增加多少合适,首先要知道自己孕前的体重指数,也就是自己孕前体重的BMI值,如何计算自己孕前体重的BMI值呢?
孕妈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1、偏瘦型:BMI在18.5以下
2、标准型:BMI在18.5~24.9之间
3、偏胖型:BMI在25.0~29.9之间
4、肥胖型:BMI大于等于30
不同体重指数的准妈妈,在孕期应该增加的体重(见下图)

养成每周记录体重的习惯,安排好孕期的体重增长速度
准妈妈应该养成每周记录体重的习惯,记录方式可以使用体重计数器,也可以使用纸质的表格。
这样,就能在表格上生成一条曲线,通过这条曲线的走向,准妈妈可以很直观明了地观察自己的体重增长趋势,知道自己的体重增长速度。从而合理规划自己的饮食和运动。
孕期的不同阶段,体重增加速度不大一样
孕早期(0~12周):这个阶段,胎宝宝很小很小,而且这个阶段,准妈妈的孕吐反应比较严重,体重增长一般不明显,有的准妈妈体重可能还会降一点。这个时期如果体重下降在2公斤以内是正常的,准妈妈不必担心。
孕中期(13~28周):这个阶段,胎宝宝不断长大,准妈妈的体重也不断增加,也是控制体重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准妈妈每周的体重增长不应超过0.5kg。
孕晚期(28~40周):这个阶段,宝宝成长很快,准妈妈容易水肿,体重也随之增加,这个阶段,准妈妈每周体重的合理增加值也不应超过0.5kg。
想要长胎不长肉,要学会“杂食”
营养学家建议:准妈妈选择孕期饮食最主要的原则是均衡营养,食物多样化,食物种类应该非常丰富。
因为怀孕期对微量元素的需求很高,所以需要吃比平时更多的食物品种才能满足要求。
简单的食谱设计思路是谷类、肉类、蔬菜、水果每类每天都要吃5—6个品种,一天要吃到20—30种食物。比如谷类,要吃大米、白面,也要吃豆类、杂粮、薯类;肉类有鸡肉、猪肉、牛肉、鱼肉,换着花样地吃;蔬菜、水果也是一样,每天要分别吃到5—6种。食物整体要清淡,少使用调味品。
想要长胎不长肉,孕期各阶段营养摄入不同
1、孕早期的妈妈多有妊娠反应,在不违背营养原则条件下尽量以孕妈妈喜好、合胃可口为主。呕吐非常严重的要注意准备下糖盐水、果汁等防止脱水,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在孕早期补充叶酸也十分必要。
2、孕中期的妈妈容易开始出现水肿,要特别注意清淡少盐,少吃咸菜、豆腐乳、咸鱼、腌肉、咸蛋等。多食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瘦肉、鲜鱼、鸡蛋、豆制品等。对于能够满足能量需要的孕妈妈特别是超重的孕妈妈,则不建议在额外摄入孕妈妈奶粉。
3、孕晚期宝宝生长对铁、钙等矿物质需求较多,孕妈妈要多吃补钙、补血的食物。孕后期也比较容易出现便秘,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整个孕期都应该尽量忌食辛辣、酒精、咖啡因等刺激的食物。
想要长胎不长肉,要适量运动
身体健康的准妈妈要依据不同的孕期,在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体重增加,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运动,根据具体情况而调整频率、强度和时间。
温馨提示:准妈妈们一定不要因为怕胖而刻意节食
有的准妈妈很想顺产,但是又担心腹中胎儿太大了,增加分娩的难度。其实是否能顺产,并不是由宝宝的体重决定的,而且决定于宝宝头的大小,只要头能出来,身体其他部分就一定能出来。
如果你担心自己或者宝宝过胖而节食,可能会发生营养不足,或者身体缺乏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不但对自身的健康不利,还会影响到腹中的胎儿对营养的吸收,胎儿营养不足会发育迟缓,缺铁会导致出生后贫血,缺钙会导致软骨症,缺锌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