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最怕宝宝长痱子!抓不得挠不得,宝宝难受哇哇哭,妈妈心疼干着急!用遍各种招数:民间偏方十滴水、传统经验金银花、网红产品桃子水……殊不知,有些大家熟知的“祛痱产品”
都!不!适!合!宝!宝!用!

宝宝起痱子到底该咋办?
宝宝为啥爱起痱子?
都是出汗惹的祸

大家都知道,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毛孔排出汗液来调节体温。小宝宝代谢旺盛,但汗腺功能却尚未发育完全。夏季天气闷热潮湿,宝宝出汗后,汗液不能快速蒸发,容易堵塞毛孔,娇嫩的皮肤受到刺激,从而会形成痱子。对胖宝宝来说,皮下脂肪更厚、褶皱更多,热量更难散发,也就更容易受痱子的困扰。
痱子痱子长啥样?

痱子多出现在宝宝的头部、前额、颈、胸背、肘窝、腘窝等汗出较多的皮肤皱褶处。如果宝宝在夏天出汗后,十几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内,很快出现大面积的小红点,摸上去扎扎的,那基本就是痱子了!
这些“祛痱产品”不合适!
妈妈们常常因为心疼着急,“有病乱投医”,各种祛痱方法都想给宝宝尝试一下。然而以下这些方法不仅不管用,稍不留意还可能对宝宝造成损害!
各种粉:爽身粉、痱子粉、玉米粉
这些粉状的祛痱产品涂抹在宝宝皮肤上,出汗后形成潮湿颗粒状物质,堵塞毛孔,反而加重痱子。同时,质地较清的粉状物使用时可能会飞粉,一旦进入呼吸道,诱发感染,存在过敏性哮喘的风险。

各种水:花露水、十滴水、藿香正气
花露水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和香精,有的还会加入樟脑、薄荷等成分。十滴水含有樟脑,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这些看似“清凉”的产品,往往含有大量的刺激性成分,如酒精、樟脑等,并不适合宝宝使用——不仅不能预防和缓解痱子,反而可能刺激到皮肤,让宝宝更加刺痒。

网传祛痱利器:日本产液体痱子粉(桃子水),其有效成分其实和保湿霜相同,只不过一开始摸上去凉凉的,确实能让宝宝舒服。但并没有传说中的“祛痱”作用,宝妈们当个保湿霜给宝宝用就好了~并没有治疗 “痱子、湿疹”等皮肤问题的奇效。
各种“天然”物:黄瓜、西瓜、金银花
各种纯天然的物品,如民间传说的“祛痱良方”:黄瓜、西瓜皮、金银花水等,并没有科学的祛痱依据。长时间贴服,容易给宝宝的皮肤造成刺激、或引发其他过敏反应。同样不推荐给宝宝使用。

正确祛痱方法,看这里!
说了那么多错误的方法,怎样做才是正确的祛痱方法呢?
涂抹炉甘石
炉甘石洗剂成分简单,由炉甘石、氧化锌、甘油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炉甘石收敛止痒,氧化锌吸湿润肤,甘油有着强大的保湿功能,对宝宝的皮肤都不会产生刺激。宝宝起痱子后,涂抹炉甘石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要注意此药对眼结膜有刺激,尽量不用于眼眶周围,也要避开皮肤破损处。

如果痱子已经挠破渗水,就不可以使用炉甘石了。如果已经严重脓肿,就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让专业医生治疗。
凉爽降温
保持室内环境凉爽很重要,果断打开空调,让室内保持26°左右。温度下降、宝宝皮肤干爽无汗,自然就不会再起痱子了。需要注意开空调的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通风,避免空气中的污染物刺激皮肤。
保持干燥
宝宝脖子、腋下、屁屁这些起痱子多的部位,要保持皮肤的干爽透气。适当让宝宝多趴着抬头,每日定时晾屁股、睡觉勤给宝宝翻身,都是保持皮肤干爽的好方法。

做好清洁
宝宝长痱子后,及时清除皮肤表面留存的汗渍很重要。可以用清洁的温水擦拭起痱子的部位,减少汗腺对痱子的进一步刺激。每天给宝宝洗温水澡,但要注意水温不要太高(30℃ 左右为宜),也不要频繁用沐浴液,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洗澡后要记得及时蘸干身上的水分,起痱子的部分不要频繁涂抹保湿霜,避免“堵住”毛孔,加重痱子~

除了以上这些,还要勤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抓破患处引起感染。
不盲目使用各种偏方,选择科学护理方法
转自飞鹤星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