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M求助,说孩子前几天夜里高烧不退,到医院检查了半天,都没查出是什么病。“难道孩子中邪了吗?”M很着急。我知道人是身心一体的,如果医院查不出问题,很可能是心理原因导致的,于是建议他去孩子幼儿园问情况,在发烧当天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果然,刚到幼儿园门口,就有家长告诉M:你儿子还好吧?听我女儿说你儿子那天被几个高个子男孩摁在地上打了,女儿说是不是被打坏了,所以才没有来上学……M听完,立即找班主任去确认,才得知那天班主任正好不在场,所以并不知情。M说从幼儿园回家路上,她双腿都是软的,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儿子。
我问她:“你是不是一直在教育孩子忍耐,不要和他人起冲突?”M说:“是的,我一直盯着他说不要发脾气,不要打架和骂人,要斯文懂事……”果然如此,一个智商正常,四肢健全的孩子,如不是家长一直在灌输忍耐和乖巧的信念,不会软弱到毫无缚鸡之力。而今,当孩子受到了人身威胁,才通过躯体症状向父母发出呐喊。这就是培养孩子乖巧所换来的代价。
最坏的教育,是一味要求孩子乖巧
有心理学家总结中国父母养孩子的目标,一个是足够乖,一个是成绩好。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大家对孩子最高的评价不过是乖巧懂事,成绩好,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坏。如果孩子是一台机器,他既没有故障,又有高产能,当然就可以视作是一台好机器了,但人是比机器复杂千万倍的,在行为动作之下,还有看不见的渴望和需求。而这些,不是父母一句“你要乖哦,你要听话”就能被删除的。当父母一味叮嘱孩子“你要听话,你要懂事”时,是带领孩子忽视内在需求,把情绪深藏在无人理会的地下仓库罢了。而假若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情绪积压越来越多,会怎样呢?或许就会像地震一般爆发出来。轻则像M的孩子会高烧说胡话,重则导致抑郁,甚至是放弃生命。所以,有心理学家说,希望孩子一味顺从家庭和社会需要,是最危险的教育,这不是在育人,是在毁人。是在间接告诉他们:孩子,你是不重要的,家庭的安静更重要;孩子,你是不重要的,学校的秩序更重要;孩子,你是不重要的,他人的眼光更重要……孩子在内化了这些后,就自动屏蔽了自己的需要,成了一个没有情绪的机器,或者是为他人而活牺牲者。
不被允许的孩子,差点沦为自闭症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里面,位于最底层的是安全的需要。而这个需要,往往就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允许”:允许孩子的出生,允许孩子有表达,以及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而反之,如果父母不能给与允许,孩子就会有对应的问题呈现出来,哪怕是再小的孩子也一样。
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说的就是一个曾不被允许的孩子后来如何通过父亲的挽救,恢复了健康。男孩到三岁不会说话,亲戚和邻居都提醒父母:带孩子看看吧,是不是自闭症啊?孩子父亲因为知道孩子“奇怪”的原因,于是放弃治疗,自创一套“招惹”孩子的方法,试图撬开他的嘴。
比如孩子饿了,他就对孩子说:你必须先看着我,我才给你吃饭。孩子困了,他让孩子示范睡觉的样子,才让他上床。更极端的是,有次孩子尿床了,想从湿的地方爬出来,父亲又把孩子抱了过去,在原地待着。看着孩子从面无表情,到满脸通红。父亲兴奋的说:你是不是想打我,你打我啊。
这句话父亲经常会说,但孩子过去一直没有反应,而那天,孩子终于有了变化。他坐在那个尿里突然崩溃似的尖叫,父亲形容那是划破长空的尖叫,随后是大哭,好像刚出生时的那种哭,有委屈害怕,还有很多的愤怒。父亲知道孩子的内心打开了,他终于学会表达了,要知道这让他苦等了三年半。待孩子平静后,他抱着孩子说:儿子,爸爸永远爱你!不久后,孩子就开口说话了。
这是什么原理呢?父亲解释说,孩子在胎儿期经历过创伤,刚怀孕时,孩子妈因为工作原因,几次想要堕胎,后来夫妻感情不合,又产生严重的争吵。而据研究,孩子在胎儿期就有了生存意识,外部强烈的动荡会引起胎儿的恐慌和窘迫。正因为在胎儿期就破坏了安全感,导致孩子出生后语言表达和情绪表达就都出现问题。
而这个爸爸,就是在理解了孩子的症状背后的原因后,想到用激惹的方式,将孩子埋藏在潜意识的不安和愤怒激发出来,直到孩子心灵通道得以畅通,继而恢复了生命的活力和能力,而回到我们生活中,虽然绝大部分家长在怀孕期并没有给孩子创伤,但是从孩子落地开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堵塞孩子的表达通道:当他们难过,我们说:别难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他们愤怒,我们说:冷静点, 别发脾气;当他们伤心,我们说:别哭啦,哭也解决不了问题啊。于是孩子认为,情绪是不重要的,未来当他有情绪的时候,他就会不知所措,或者抗拒情绪,然后他们的能量就被消耗了,学习和生活就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专家才说,如果你不能在情绪上给到孩子支持,那未来你可能会为孩子的情绪付医药费或者咨询费。这句话并非危言耸听,据医学研究发现,疾病并非来自外在的压力,而是内在生命底层的安全受到威胁导致的,而那些不敢怒,不敢哭的孩子,往往会呈现更多健康的问题。
父母最高段位的表达,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允许你做自己
童话大王郑渊洁回顾自己童年生活时说,他在学校是被讨伐的对象:成绩不好,情绪又激烈,还爱挑衅老师,所以成了老师的眼中钉。如果换了别的父母可能是一顿责罚加告诫:你要听话,你要安静,不要和老师对着干!这样老师是不会找麻烦了,但孩子的秉性就被扼杀了。而郑渊洁的父亲不但支持孩子探寻真理,还明白孩子并不适应那种非黑即白的应试教育,于是将他领回家教导。从那以后,父亲不仅是他的老师和伙伴,更是他心灵和情绪的聆听者。有一次郑渊洁和朋友玩的不愉快,在家里生闷气,把桌子敲得咚咚响,父亲都没有轻易责怪,而是引导他去发泄情绪,后来把这个经历用日记写下来。慢慢的,写作成了郑渊洁处理情绪的方式,并且发展成终生的职业。而正是这样被允许,被包容的环境,让一个小学都未曾读完的孩子,不必经受社会任何压力,就能脱颖而出,甚至走到了巨大的成功。
而回到我们的家庭里,每一对父母都在为孩子呕心沥血,又都希望孩子成长并成才,但奈何父母们往往太追求结果,却忽略了这个过程里,孩子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而假若,我们愿意给孩子多点允许,多点情绪上的接纳。当孩子的内在感觉到安全和踏实,或许会自动配合父母做正确的事情。甚至会像郑渊洁那样,迸发出生命灿烂的创造力,成就他们最美好的人生。
希望天下父母都能给孩子们多一些允许,让孩子能健康的长大。若你也有育儿的困惑来,点击这里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聊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