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发热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了解正常体温与发热温度。腋测法正常值为 36.0~37 ℃,口测法正常值为 36.3~37.2 ℃,肛测法正常值为 36.5~37.7 ℃ 。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4 个等级:
低热:37.3~38.0 ℃;
中等度热:38.1~39.0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 以上

如何选择体温计?
市面上体温计琳琅满目,如何选择呢?
水银温度计很有可能破碎,水银接触空气后挥发,被人体吸入容易造成中毒,所以目前不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目前推荐使用电子体温计、耳部体温计、额温计测量体温。但是电子产品存在一定误差,尽可能选择可信赖的大品牌,最好对比测量,比如测量宝宝的同时测一下自己的体温。
电子体温计可以测出宝宝的口腔和直肠的温度。
耳部体温计的准确度取决于红外线束到达骨膜的能力。所以在宝宝有耳垢或者耳道中存在小型弯曲的时候,就不那么可靠了。目前推荐6个月以上的年龄测量耳温。
额温计,这种体温计用红外线扫描仪测定颞动脉的温度,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
学会正确测量体温
测量前,让宝宝安静的待15~30分钟;
每次测量对比时,要以同一部位为基础,比如不能拿口温与腋温比;
1个月以下或体重很低的新生儿,不适合测量肛温与耳温,可测量腋温;
6个月以上的年龄可以测量耳温,6个月以下的宝宝有耳垢或耳道太窄会影响测量结果;
目前认为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测量额温,如果使用正确的话,测量值还是很准确的;
腋温无论多大年龄都可以测量,但是测试结果会偏小;
一般情况下,我国婴幼儿6个月以下多选择腋温;6个月以上,推荐测量耳温。
发烧之后,如何家庭护理?
物理降温,推荐使用降低室温,减少衣服,温水擦浴,不推荐冰袋。当发烧处在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时,使用物理降温可能会让宝宝舒服一些。
药物降温,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两种药物一般不建议交替使用。未经医生允许,最好不要让2个月以下的宝宝服用任何药物,及时到医院就诊。我国2016年指南推荐使用退热药的标准是,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满足其中任何一条就可以使用退热药。
鼓励6个月以上的多喝一些液体(比如水);
如果发热是某种高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之一,要远离别的宝宝或其他易感人群。

什么时候看医生?
2个月以下的出现发热症状;
宝宝出现高热的时候,这种高热可能提示严重的感染或脱水;
发热是一种症状,如果宝宝伴随有其他症状,也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发热持续超过24小时,即使宝宝没有其他不适,最好也去看医生;
宝宝在高热的同时出现哭闹烦躁,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育儿知识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