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教子女这方面,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行事风格,不同的管教方式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来说,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在真正实践前,很难判断某位家长的教育方式是否确实合适,但有些策略性的指导方针,如果你能谨慎贯彻,通常对自己和孩子都有裨益: NO.1——“赏罚分明”,始终对好习惯/好行为奖励、鼓励 当孩子用正确方式完成一件事时,及时表扬他,以正向强化他的好习惯/好行为,这会增加孩子面对同样的事情时采取积极行为的可能; 当你需要对孩子的事情做出选择和决定时,应选择最积极的路线,比如与其等待孩子靠近危险,不如试着用安全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 NO.2——制定详细、一致、具有可执行性的原则 制定原则是为帮助孩子学习控制自己的冲动,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并非出于压制孩子的目的; 如果原则过于苛刻,可能会阻碍孩子自我挖掘和尝试新技能。 NO.3——对孩子设定任何限制前,都应先考虑其发育水平 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不应超过其能力范围。 NO.4——设置惩罚,实际教育 当孩子出现行为失误时,要态度坚决地进行惩罚,比如让他去小屋独处几分钟; 喜欢说服教育的家长,应尽量采取直接明了、简单实际的表述方式。 NO.5——避免随意改变原则和奖励/惩罚标准 不要随意改变已贯彻的原则,当需要奖励/惩罚的时候,按照制定好的原则执行; 当你必须改变原则时,要跟孩子解释这种改变,向他说明原因,然后再开始实施。 NO.6——向其他看护者解释你在管教方面制定的限制和惩罚标准,并获得支持 在孩子面前要把持管教的一致性,不要妈妈这样说,而爸爸那样说; 避免在孩子面前因为管教方式起冲突,以免孩子感到迷惑; 看护者应保持战线统一以阻止管教的纷争发生。 NO.7——家长要做好正确的示范 孩子会通过效仿家长来规范自己,所以你一定要做好正确的示范; 不要施行两套标准,家长自己做错事时要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 内容来源于网络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