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物性状:逐渐从泥糊类向半固体过渡。此时的宝宝进入了质地敏感期,已经开始逐渐长牙,牙龈也有痒痛的感觉,所以特别喜欢吃一些稍微有点颗粒,粗糙一点的辅食,所以,适时改变食物性状,即可以缓解出牙的不适也可以帮助出牙,同时还可以锻炼宝宝舌头的灵活性,和用舌头或上腭碾碎食物的能力。 2、每日奶量仍然维持在600-800毫升,不超过1000毫升。 3、这个时期宝宝能够消化吸收的食物种类日益增多,可以添加肉类食物了。 4、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食物的添加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脏,鸭血,鸡血,等。 富含锌的食物:鸭肝,猪肝,优质红肉,贝壳类食物含锌量高,但要防止过敏 富含镁的食物:紫菜,谷类如小米,玉米等杂粮,豆类如黄豆、黑豆等,蔬菜如蘑菇,苋菜等,水果如杨桃、桂圆等。 富含磷的食物:如精瘦红肉、蛋黄、鱼类、虾皮、禽肉、大豆、花生米、核桃仁等。 富含钾的食物:如各种豆类、莲子、蘑菇、紫菜、土豆、菠菜、黑枣、木耳、鳗鱼、红枣、香蕉、柑橘等。 富含钙的食物:如虾皮、奶酪、荠菜、紫菜、木耳、豆腐、油菜、芝麻酱等。 7月龄以上宝宝,可以一天两餐,慢慢有一餐可以过度到完全代替一餐奶,从泥状食物慢慢过度到半固体食物。添加颗粒食物,一可以锻炼宝宝咀嚼能力,二颗粒食物也可以缓解牙龈痛痒,刺激牙床帮助出牙。随着宝宝活动量增大,能量消耗也在逐渐增大,因此食物种类也要开始丰富化。 那有的宝妈会问,宝宝没有长牙也需要添加半固体食物吗? 那其实7-9个月宝宝不论是否长牙,都要开始逐渐添加半固体食物,从稠粥、蛋羹到各种肉泥、磨牙食品等都可以试着喂一喂,即便没有牙齿,宝宝也会用牙床咀嚼并很好地把食物咽下去。 那大多数宝宝到七八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门牙了,如果辅食添加的正确,咀嚼动作应该进行的很熟练了,如果还不会嚼,大多因为家长怕宝宝会噎着,一直采用捣烂、捣碎的办法制作辅食,让宝宝吃不必咀嚼就可以吞下去的食物,使宝宝的咀嚼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时候就要改变以往的辅食添加方式,及时给宝宝添加一些比较软的固体食物,比如小片的馒头、面包、豆腐等,还有比较稠的粥,锻炼一下宝宝的咀嚼能力,给宝宝添加的食物也不要弄得太碎,可以给宝宝做一些碎菜末、肉末等有些颗粒感的东西,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全部打成泥,另外,还可以给宝宝做一些烤馒头片、面包干、饼干等有硬度的东西,给宝宝磨磨牙,同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