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教会宝宝每隔几小时就应该去小便一次,而不要等到感到“尿涨”了再去上厕所——这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 如晚上定时叫醒孩子排尿,且认真排尿,不能边玩边排。 2.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劳。白天睡 1~2 小时,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 3. 睡觉前必须解一次小便,排空膀胱内的尿液,这样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二、宜进行“尿床闹钟”疗法 “尿床闹钟”可以在宝宝刚刚开始尿湿床的时候响起来,让宝宝醒过来并到厕所继续小便。 很多时候,当闹钟响的时候宝宝仍在睡觉,直至闹钟停止时,宝宝仍未醒。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父母需要听见闹钟后叫醒宝宝。只要坚持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就会获得成功,通常需要 4 个月左右。使用“尿床闹钟”后,尿床的复发率很低。 三、宜进行憋尿训练 适时对宝宝给予憋尿训练,以增加膀胱容量。每当宝宝出现尿意时不要立即就去解,让宝宝像睡觉一样闭上眼睛躺一会儿再去洗手间。开始可推迟几分钟,逐渐延长时间。训练时间可以在白天,也可以在睡觉前。每日进行 2 次训练。 在宝宝憋尿训练期间,父母要给予鼓励与赞许。训斥不但不会让宝宝更快学会控制尿便,还会让宝宝有畏难情绪,使宝宝控制尿便的时间来得更晚。 四、忌斥责或嘲笑尿床宝宝 宝宝尿床后,父母不应斥责或嘲笑,以免使宝宝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还很有可能增加尿床发生的频率。 遗尿与宝宝的心理状态关系密切。 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耐心地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