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分娩的阵痛刚刚开始,妈妈们就在祈祷着快点结束,能花2个小时生完,就祈祷半个小时完成。可是生得太快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有些妈妈就因为急产太快,走在路上时刚察觉到要生,就已经分娩出了。而且急产对宝宝和妈妈都没有好处。
01
什么是急产?
从规律阵痛到胎儿完全娩出,不到3个小时就分娩出胎儿就叫做急产。在医学上是这样定义急产的:第一胎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公分;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公分。
02
为什么说“急产”不一定是好事?
站在准妈妈的角度:子宫收缩过强,胎儿经过产道的速度过快的话,会造成准妈妈会阴、阴道或子宫颈撕裂。有时候还会造成子宫纤维的缩复能力降低,让胎盘不能够成功产出,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性。
站在宝宝的角度:子宫连续不断地强烈收缩,会严重阻碍胎盘的血液循环,有时候还会让供应子宫血液的动脉受压而出现一时性阻断,后果就可能造成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如果宝宝的出生速度过快的话,还会造成宝宝无法在短时间里面适应外界压力的突然变化,导致宝宝脑伤。
03
哪些准妈妈易发生“急产”?
临床上,急产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很高,通常情况下,平均每100个产妇中有3~5人属于急产状况,发生率在5%以下。另外,初次生产就遭遇急产的可能性也是很低的。急产的发生和准妈妈的年龄没有多大的关系,可是和怀孕胎次有关,从出现产兆(规律阵痛、破水、落红)到生产,初产妇平均需要6~18小时,如果生过孩子的准妈妈(尤其是前胎经历过产痛、子宫颈有撑开过的产妇),平均需要4~8小时。
但若是生产胎次越多、平时运动较多、个子较高大、骨盆腔大或宝宝的体重较轻的话都有可能会造成急产。胎儿出生的顺利程度,和产妇的骨盆腔有着非常大的联系,要是胎头大但产妇的骨盆腔较窄,胎儿出生的过程中就可能会被卡住;要是胎头小但骨盆腔大,胎儿出生就比较顺利,甚至有些产妇对产痛的反应不是很敏感的话,可能在去往医院的路上就生产了。
准妈妈要注意及时发现急产征兆
不管是第几次生产,接近预产期,要是察觉到落红量越来越多、子宫收缩越来越强、有强烈的便意、想要不自觉地用力的时候,最好是赶紧去医院备产。
另外,急产什么时候都会发生,就算已经在医院里面了也要多多留意上面的情况。比方说,使用药物催生的待产妇,要是子宫收缩药物的剂量作用过强,子宫颈张开的速度太快,也可能会出现急产的情况。
04
如果出现了急产的情况,怎么办?
对准妈妈的处理:
为了防止宝宝出生的速度太快,造成产道和会阴严重撕裂,身边的人不妨试下一只手拿小毛巾压住产妇会阴,另一手挡着胎儿,然后稍微向上抬一点,减缓孩子出来的速度。
在生产完后几分钟一般都会有一股血流出来,胎盘自动娩出并伴随强烈宫缩,准妈妈可以自己揉一揉腹部,把子宫推到肚脐以下,如此一来能够遏制出血的情况。
对胎儿的处理:
保护胎儿。新生儿的身体表面会有胎脂和羊水,很滑,所以要防止胎儿掉落到地上。
断脐。可以这样做:把脐带对折,用橡皮筋或绳子绑紧,这样可以止血,防止婴儿血液回到母体。绑紧脐带两端后,用无菌的剪刀将其剪断,最后进行消毒工作。
保持呼吸顺畅。把宝宝脸上的脏东西都擦掉,然后抓住他的两脚倒提过来,轻拍脚底或按摩背脊,这样能够让孩子把鼻子中的水排出来。
注意保温。胎儿一离开母体,会感觉到很冷,因此在给孩子清洗完毕以后要马上用大毛巾覆盖并抱在怀中保温。
一般情况下,出现急产的概率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遇到了急产,大家千万不能慌张,可以参考上述方法。
万一在室外发生急产,应如何应对
准妈妈到了孕晚期,分娩可能随时发生,尤其要注意发生急产的可能性。相对于一胎来说,二胎妈妈更容易急产,...
1629
小心!怀二胎更容易遇上急产
从有腹痛临产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被称为“急产”。相对于一胎来说,二胎妈妈更容易急产,尤其是...
1835
小心!怀二胎更容易遇上急产
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被称为“急产”。相对于一胎来说,二胎妈妈更容易急产,尤其是头胎是...
2361
孕晚期了,这份急产指南要学好了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孕晚期,一边开始期待宝宝的到来,一边又担心分娩突然发动,不知道怎么处理。...
1809
妻子急产在家就要生,你应这样做!
如果妻子在家的时候就要分娩了,你一定要遵循下面的方法,为妻子接生。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好的!...
2063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