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带丫头在外疯玩了一天,天气好热啊,感觉自己已经热成狗了。一进家门,我就急忙从冰箱中拿出事先冰好的西瓜,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凉丝丝、甜嘤嘤,怎一个“爽”字了得?很快,半个西瓜就下肚了。可惜过了一会儿,就觉得肚子不舒服了——凉过头了。我一边在感叹,真是老了呢,想当年这么吃哪会儿有啥不舒服;一边也在埋怨,这冰箱就不能智能一点么?从冰箱拿出的冷食即刻下肚,肚子还不会闹意见,这样的冰箱才合格啊。
通常,冰箱里取出的食物是不能立即就吃的。像是酸奶、水果、蛋糕之类的食品,每次粿粿想吃的时候,姥姥都要事先从冰箱拿出来放一会儿,差不多接近室温的时候才敢给粿粿吃。这期间的等待着实令人“煎熬”,有时候等久了反倒忘记了,想起来吃的时候又“不幸”错过了最佳口感期。酸奶放太久失去了益生菌活性,水果则先湿后干口感暴跌,蛋糕的味道也变了......
我的设想是冰箱中有一个专门的分区,用来储存那些冰箱中取出即食的食品。这个分区中的温度不会太低,以接近常温为宜,但同时又具备完备的保鲜功能。放置其中的食物随取随吃,入口入胃的温度适中,口感依然鲜美,营养完整保留,还不会让消化道“闹情绪”。
我们北方四季分明,而因为四季环境温度不同,冰箱内部的温度也要调整才能做到省电节能。很多冰箱需要结合季节变化调整档位,并视天气及温度情况而定,调制档位能很好的保证冰箱冷藏室不结冰和因外在条件而影响冰箱的使用寿命。
相比起机械冰箱的档位调节,我们家这台冰箱应该说已经比较智能了,冰箱门上的微电脑让我对冰箱内部的温度也能一眼看到、一键调节。不过我还想再懒一点。我希望完全由冰箱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选取最适合的当前温度,在达到最佳保鲜效果的同时,又将节能低耗发挥到极致。
我们知道,通常建议冰箱冷藏温度通常是4℃~8℃。在这种环境下,冰箱的低温只能延缓细菌繁殖的速度但不会杀灭细菌。因此,食物在冰箱冷藏室内只能推迟食品变质时间。与此同时,有些嗜冷细却能在低温下迅速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这类细菌的食品,就会引起肠道疾病。
我希望冰箱自带“细菌扫描仪”,能够实时监测内部的细菌活跃程度。当超出人体健康承受的范围时,冰箱会提示主人将进入“除菌”状态,然后自启动杀菌功能,将其内部的一切健康潜在威胁消灭殆尽。
现在的冰箱如果没有Wifi物联功能,估计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智能冰箱。我希望这种与智能手机相连的冰箱具备预约和速冻速解功能。比方说,晚上回家我想做清真鱼,那么下班路上我就可以通过手机操控冰箱,将我需要的冻鱼迅速解冻到可以烹饪的状态。
又或者,马上要下班回家做饭了,但我记不清冰箱里有什么了。这时我点击手机屏幕,冰箱中存储的食材、食品会罗列在我面前,并且有存储时间提醒和是否过期提醒。如果我不想做大餐,只想“打扫”冰箱食材并填饱肚子,那么冰箱会根据现存食材通过手机向我推荐相应食谱;如果我今晚要宴客,心中已经有了菜单,那么我输入进去想做的菜单,冰箱可以自动整合现存食材后,再通过手机向我推荐需要购买的食材以及购买链接,我只需一键下单,等我回到家,快递员也刚好把新鲜食材送货上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