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北方大雪纷飞,南方余温残暖,江南“春”寒料峭。下周开始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温度都逐渐转暖,但是秉承“春捂秋冻”的传统,很多家庭依然给孩子穿很多衣服。不过一些人对于孩子穿衣没有什么概念,单纯地认为他们冷,结果就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裹得严严实实……
4月宝宝穿衣太多,被活生生热死
2月15日凌晨1时,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来自益阳四个月大的女孩朵朵由于病情过于危重,家长万分悲痛下签字放弃治疗。患上捂热综合征的朵朵从起病到此时,不过短短48小时,这个原本幸运的家庭蒙上了难以挥去的阴影。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征也称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婴儿在寒冷季节中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
主要原因包括:
1、蒙被造成呼吸道受阻,引起婴儿慢性不全性缺氧;
2、过暖、大汗淋漓,造成婴儿高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严重者并发呼吸衰竭、脑水肿、休克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
生活中有常见误区
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例如小儿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甚至还将被盖过头。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用绳捆,头戴冒,再加围巾。
误区二:发热捂出汗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多多。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有的说,穿得厚点是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发烧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小孩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冰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
误区三:婴儿与大人同睡
很多妈妈喜欢搂着宝宝一起睡,觉得这样不仅能快速地让宝宝与妈妈熟悉,也方便妈妈照顾宝宝,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宝宝一哭,妈妈就给奶吃,有时宝宝含着乳头就睡着了。宝宝含着乳头睡觉,乳房很容易堵住婴儿的口鼻, 影响其呼吸。母婴同床睡眠夜间同呼吸,共吸氧,成人肺活量要比宝宝大很多,大量的氧气被大人夺去,相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却被宝宝回收了,宝宝可能整夜处于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弥留的小环境里,使脑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对发育极为不利。
出现捂热综合征,该这么处理
降温
出现捂热综合征,妈妈们一定要立即降温。首先是脱去多余的衣服、远离高温环境,让孩子呼吸新鲜的空气;其次就是采用一些物理降温,比如冰敷、温水擦浴等等;最后就是要立即送医治疗,千万不可拖延。
2
给氧
这部分需要找医生,一般都是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改善孩子体缺氧症状和呼吸状态。当然如果有脑水肿问题,那么还需要采取高压氧治疗。
3
补水
孩子患病后会大量排汗,相应的体内会缺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脱水和酸中毒。所以此时一定要想办法补水,如果孩子病情较轻,那么可以喂服白开水;如果孩子病情较重,那么就需要去医院进行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