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曾借赵辛楣之口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论述: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当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确实,很多情侣计划的浪漫出游最后都变成了分手旅行。因为在旅途中会出现各种你想不到的导火索。
比如你可能想省点路费坐廉价航空,Ta却觉得到港时间过于尴尬,你想住当特色民俗体验当地的风情,Ta却觉得只有酒店才够安全卫生,你想在景点买点特产送给七大姑八大姨,Ta却皱着眉头说这东西那都能买到又何必花游客价千里迢迢的带回去。
这些分歧在平时虽然可能也会有,但双方都是理智在线,能权衡看待问题。然而,一旦两个人都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这些分歧就可能会引起大矛盾。
旅行确实是一个耗时耗钱的体力活,在旅行中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尽可能的被优先满足。
而且随着旅行的劳累颠簸,我们的认知资源也会逐渐耗竭,理性和自制力也会被削弱,情绪变得脆弱焦躁,很多平常的小事就会压垮情侣们的理智。
那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旅行中的情侣会走到分手的境地呢?
首先就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众所周知,不同性格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人们的性格总体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心理学家柯林·迪扬则进一步分析了处于压力情境时,“五大人格”与决策风格的关系。
事实表明,“神经质”或“宜人性”人格的人在没有或较少压力的情况下会做出更有效的决策,而在真实的压力情况下做决策则会大失水准。
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也指出由于信息的思考、直觉和记忆的方式不同,会形成两种基本的决策风格:“完美型”和“满足型”。
“完美型”的人喜欢在做选择前,把所有的可能选项都考虑进去,他们喜欢选择“最好的”。“满足型”的人喜欢快速的做决定,能够满足他们的最低标准就可以。
当旅行的双方有着不同的决策风格时,这些冲突就会在旅行中暴露出来。
我曾经在车站看到因为误车而吵得气急败坏情侣,其实下一班的车改签非常容易,但是男方偏偏要在公共场合指责女生化妆太慢,女生本来并没有生气,但在男方的一再刺激下,也终于忍不住爆发情绪,最后各自买了回家的车票,忘记了一起旅行的目的。
这样的结局是悲哀的。
决策疲劳也会带来不良后果。在旅行的最后阶段,看过了五花八门的景色,也已经连续做了太多选择,我们会在精神上疲惫不堪,而不愿意去权衡利弊,导致决策质量的下降。
这样的决策疲劳会让我们做出最本能而鲁莽的行动,极易受到别人的蛊惑,做出非理性的决策,还有一种就是尽可能的不作决定,抵制一切涉及改变和风险的行动。
旅行中的双方其实都在遭遇这样的决策疲劳,疲劳产生的后果也会一步步激化矛盾。有一对夫妻前来咨询,讲述了他们去杭州的一次旅行。
从灵隐寺回来已是黄昏,在车上一妻子就不停地在埋怨她丈夫,什么寺庙里烧的香太贵了而且都是骗人的,什么今天的旅程一点都不合理。
她丈夫虽然闭着眼睛休息没有说话,但那越来越深的皱眉已经反映了他的不满,而这次咨询的方向则是旅行回来丈夫要离婚。
旅行确实很容易暴露双方的不同,但不代表这种不同是不可调和的,只是需要双方提前做好行程计划和内心状态的准备。毕竟,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出游,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回顾一下你过往的旅行是否也有过相似的问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