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问题
(1)大了反而可能频繁尿床
正常情况下,膀胱内的尿液达到一定体积时,宝宝自然会产生尿意。但是,频繁把尿这个动作就是一个刺激排尿的信号,不论膀胱内有多少尿液,都会刺激宝宝排尿。
经常把尿,可能会使婴儿小时候的膀胱难以充分扩张,膀胱容量难以正常增大。宝宝长大后,可能因膀胱储尿功能小而憋不住尿,形成条件反射式的神经性尿频,有的宝宝甚至可能需要用处方药物进行治疗。
(2)开裆裤有卫生隐患
不少家长为方便把尿,让宝宝穿着开裆裤。开裆裤将宝宝的排泄器官暴露在外,容易接触污染物,甚至导致泌尿系统感染,也容易使其私处受到外伤。
2. 心理问题
何时开始如厕训练并不仅取决于孩子的生理发育情况,还取决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如果孩子在开始如厕训练之前,心理上还没准备好,也可能会有问题。
(1)亲子关系失衡
美国儿科专家布莱泽顿医生认为,当父母不愿等待,过早对孩子进行如厕训练,孩子可能会感觉被侵犯,甚至会在马桶前尖声哭叫,或是躲进角落悄悄地大便,用眼角余光瞥视他的父母。这可能导致亲子关系失衡。
把屎把尿的时候,常常是大人主观上认为小孩子有需求,或者到一定时间就「应该」有。但如果小孩并不想,反而可能会哭闹。
(2)心理压力
过早地开始如厕训练,其实是让孩子去做一件超过他能力范围之外的事,这可能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心理压力。如果父母因为孩子表现不佳而产生不耐烦、呵斥等负面情绪,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
小宝宝如厕到底怎么解决?
既然不能过早地把屎把尿,孩子要是大小便该怎么办?
那就用尿布或者纸尿裤嘛。如果不嫌麻烦,可以用尿布,能反复清洗,成本比较低廉;如果经济允许,可以用好一点的纸尿裤。当然,不管是尿布还是纸尿裤,关键都是要及时更换,最好能给孩子的屁股上抹些护臀膏,能防止尿液对皮肤的刺激,避免「红屁股」。
当然,也有折衷的办法。那就是白天穿尿布,晚上穿纸尿裤。这样既省钱,又不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一举两得。
总结
养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养护者希望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把屎把尿能省下不少尿布钱,对家长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给孩子把尿「方便」的观点,基本都是从大人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的。为了父母家长的便利,而牺牲孩子的健康,肯定不是爹妈们想看到的。所以,别再给孩子把屎把尿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