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如何当好情绪教练?
三个步骤破解孩子情绪密码
步骤1: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
它是一种能量,一旦涌现了,绝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疏解的管道。
教育专家指出,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这样”,或是轻忽压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个实际练习面对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机会,或是体会孩子在处理这种情绪时需要一段心理历程。例如:当我觉得害怕、紧张、担心、嫉妒时,我觉得如何?我可以怎么办?
如此一来,孩子表面上可能没事,但内心那股“气”依然存在,“情绪垃圾”愈积愈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予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步骤2: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理清原因
接下来,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
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理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步骤3: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这里最后给大家推荐两本关于处理情绪的绘本,建议父母和孩子一块进行阅读,然后共同制作属于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毕竟每一个家庭不一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1.《好心情》:当孩子生闷气的时候,到底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作为父母我们怎么做。
2.《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这个氛围上下两本,讲述了当孩子因为各种事情,生气甚至发脾气,父母和孩子如何正确面对和制定合理的家庭计划。
3.《当我安静下来》,在这样浮躁的环境下,孩子如何让情绪静下来,享受生活。
4.《朵拉的春天》:走出自己的世界,和小伙伴一起让情绪放松下来。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