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放开政策对于渴望再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无疑是个福音,然而在高兴之余,如何处理好第一个孩子与第二个孩子的关系,可能会让一些父母忧虑,虽然绝大多数家庭不会上演哥哥姐姐残害弟弟妹妹的悲剧,但如何化解他们之间可能的危机,还是需要思考的。
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两个妹妹。5岁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周围每个人都乐于满足他的任何要求。
父亲是个军官,经常不在家。母亲非常宠爱他,总是努力满足这个依赖性强又固执的儿子每一个心血来潮的要求。
当男孩表现出没有教养或者胁迫性态度和动作时,母亲很生气,母子关系开始紧张。
这首先表现在男孩总是试图支配他的母亲,对她发号施令,也就是说他总是随时随地以各种无礼的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
虽然,男孩很调皮但本性不坏。妈妈总是很宽容,尽力帮他解决任何困难,直到8岁,他的成绩一直不错。
但随后的变化,让父母难以忍受。男孩自暴自弃,毫不用心,懒散拖沓。一旦妈妈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揪妈妈的头发,拧她的耳朵,掰她的手指,不让她有片刻安宁。
他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后来小妹妹成为他捉弄的目标。虽然,他还不至于伤害妹妹,但是他的嫉妒心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妹妹成了家人新的关注焦点,而自己的特权被剥夺了。
很快,他陷入了新困境。在学校里,没有会再喜欢他,他没有什么进步,依然我行我素,不断地去干扰别人。
随后,他又会因此受到惩罚,学校会向他父母寄送投诉信。如果还是屡教不改,学校就会建议父母把他带回去,理由是他不适应学校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仅仅是因为妹妹的出生吗?如果没有妹妹,他是否还会一如既往地表现良好?
通常情况下,多数父母会因为男孩的行为是妹妹出生这个事实导致的。然而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却不这样认为,因为这只是个表象,却不是问题的根源。
他分析,男孩的行为受到这样一个动机制约:他希望母亲只关心他一个人,为他一个人服务。他的心里期望能够独占母亲。而学校对他的培养目标则完全相反;他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
在这样的动机支配下,他希望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哪怕是受到惩罚,他也能再次唤起母亲对他的关注,他期望夺回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
然而,对于他突然失宠这件事,他还没有做好准备,父母又没有及时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指导,他不得不独自挣扎着去应付突然面临困难,结果导致恶劣行为的出现。
因为他习惯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可是学校的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很难给予他如同以前家里一样特殊的关注,显然这对于一个娇惯但一开始还不那么恶劣、也不是无可救药的儿童来说,是十分痛苦又无法应付的事。
儿童行为背后的秘密从上述男孩的案例可以发现,单纯从儿童行为简单判断心理动机是很难的,父母不能仅从外显的情况去妄下定论,问题的根源在于儿童真正的内心动机是什么,以及如何产生的。
当儿童出现屡教不改的问题时,比如懒惰却不爱学习,早晚不按时起床或睡觉,又或者经常丢三落四,你会如何应对?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还是训斥他,或者惩罚他?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认为,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
比如,他指出,惩罚对于儿童来说是弊大于利。因为如果这个儿童经常犯这种错误,教师或家长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他是屡教不改。
如果这个儿童在其他方面表现良好,那么,人们通常会因为这种总体的好印象而不会那么严厉地惩罚他。
他认为,这两种情况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源,即没有在全面理解儿童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探讨这种错误是怎样产生的。
比如,近些年让社会为之震惊的高材生犯罪案件,他们之前都曾被父母和亲友视为骄傲,学习优异,表现良好,然而这些外在的良好形象,却与其内心和犯罪事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事实上,从行为分析心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比如,每当国家出现灾情时,明星是否捐款、捐款多少等都会成为社会热点,上次捐了没人记得,这次没捐被认为缺少社会责任;捐少了会被指责,甚至谩骂;捐多了,又可能会认为是在作秀。
之所以有些明星会被赞扬,而有些明星会被谩骂,其实都源于评论者对于明星本人道德的评判,总体印象好的怎么做都是对的,总体印象差的怎么做都是作秀。
对于儿童的判断也是这样,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通常很难判断出来。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还需要经历各种历练才能让心智逐渐成熟起来。
但即使是成熟的成年人都很难从行为判断心理动机,父母又如何能够如此轻易地为儿童的行为下定义、贴标签呢?
所以,“嗨宝宝”认为,当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必须把观察和分析放在首位,凡是不能仅仅根据儿童的表现来判断他内心的想法,只有冷静地、客观地找出他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而不是动辄呵斥、惩罚或者纵容、溺爱。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阿德勒指出,儿童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并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和情况,比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
比如,当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特别是上小学后,经常会忘记带书包,对于急着上班的父母来讲,无疑是件让人头痛的事。
那么,究竟是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还是儿童故意要这样做呢?问题究竟出在儿童身上,还是出在父母身上?
这是需要父母很好反思的问题。然而,通常情况下,父母在焦急的心态下,常常会埋怨孩子,把问题归咎于儿童。
可如果认真反思的话,对于刚步入幼儿园或学校且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儿童来讲,让他承担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是很难的。
父母单纯从客观事实和情况,就却埋怨孩子没有做好,显然是不客观的。因为对于受到宠爱的孩子来说,他心里知道任何事情都会有父母为他操心,都会为他准备好一切,而不必自己承担。
然而,如果父母发现儿童出现问题,只是一味埋怨或抱怨,而不是采取必要的干涉措施,长此下去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好好写作业,因为孩子认为所有困难都会有父母帮助解决。
因此,父母必须改变对于孩子过分关注的态度,积极引导儿童学会适应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比如,前一天就让孩子自己准备好第二天上学的书包,并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以便在早上匆忙时不至于遗忘。
事实上,父母的积极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改变,更是儿童学会如何看待和判断事实和情境的方式。
因为父母通过自己的处事方式让儿童知道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只有积极去适应和应对,用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才是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唯一途径。
一个经典的例子可以说明人的主观看法影响行动,当恺撒刚登陆埃及时,踏上海岸竟然被绊了一下而摔倒在地。这在罗马士兵眼里是不祥之兆。
然而,聪明的恺撒不仅没有沮丧,而是兴奋地张开双臂激动地喊道:“你属于我了,非洲”。如果不是这句话,那些英勇无畏的罗马士兵肯定会掉头返回。
同样,当儿童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比如上学忘记带书包,如果父母用沮丧或抱怨的心态来应对,那么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习得这种心态,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他也会用这样的心态去处理问题。
正是由于受到这样心态的影响,我们时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喷子,每日忙着对这样那样的事发表着自己悲观的看法,似乎任何事情都在与他作对,任何事情都对他不公,除了抱怨他们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显然没有任何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这样的人。
所以,正确引导孩子拥有健康心理,首先需要父母改变看待和判断事物的态度及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影响孩子,并让他从父母身上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新事物。(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