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庙会,几个人挤在树荫下乘凉,谈起孩子的问题,大都是说孩子会走后不听话、挑食、玩游戏、不学习......旁边的一个大姐比我们大好几岁,邻村的,也认识,但不熟。听别人说她老公常年外出,家里都是一个人操持。大家知道,这种情况很容易家庭不和,也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公婆与媳妇不和,孩子缺乏教育顽劣不学习,夫妻关系不好等,但是没想到,他们家完全没有。 她们家公公婆婆把她当闺女看,夫妻关系很好,最重要的是,两个孩子的教育非常成功,女儿9岁,三年级,成绩一直班里前三,经常第一,儿子7岁稍微贪玩,刚一年级,也基本是全班第四第五的样子,而且懂事。比如家里来客人小孩子就会主动搬凳子倒水,不挑食,玩手机也只是一天一小时之内,作业也是主动做。说的我们都不信,毕竟她只是一个小学二年上完都不上的人,前些年扫盲还有她的名字呢。经不起催促,大姐也说了一些自己教育的方式,我总结了一下,不是原话: 1.跟孩子说话时,如果方便就蹲下说。站着说话没有亲近感,孩子可能会有反抗,尤其是让他做不愿意做的事的时候,蹲下说更容易沟通,这是我最认同的一点,因为确实有道理。 2.想让孩子听话自己先做好。不让孩子说脏话自己就不要说,想让孩子早起早睡自己就早起早睡。 3.孩子要玩就让她们去玩,不过分就行。大姐家女儿懂事,儿子玩手机多一点,但是每天绝对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另外不管玩手机还是跟别人玩都不能耽误写作业。 4.吃饭问题。吃饭前问吃多少,盛了必须吃完,而且有时候摘豆角辣椒挖土豆这些也会让她们跟着,这样以后她们就不会浪费。 5.动手能力。一些积木游戏和简单的动物模型,刚开始做给她们看,后来就叫他们怎么看教程让他们自己做 6.学习问题。这个说的很杂,比如关心他的学校生活,他谈学校的谁谁谁怎么样的时候你要认真听,好的地方可以说你也可以这样呀,不好的地方可以引导他分析这样对不对;还有就是借用好老师的权威,孩子肯定很听老师的话,可以借老师的名义说,当然不能乱用;当天的作业当天写完不能拖拉;不会的题目做记号,让他请教第二天问他方法;让他有竞争意识,比如考得好有什么样的奖励…… 反正大概就这些,好像每一点都能做到,又好像都做不到,比如玩手机,早睡早起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