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四年,前两年里,我的女儿一直是夜奶狂人,月子里是两个小时一次,一次一小时。十个月到1岁半,基本上每天的夜奶维持在3次左右,有时候达到5次。
当然我也暴走过,谁没个情绪失控的时候呢?不过我也是个比较懒的妈妈,心态也算好,就这样喂到了孩子两岁左右。
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咦?这个娃好像好多天没有吃夜奶了?我好像睡了好几天的整觉了?!人生中的重大发现让我兴奋了好多天!自己都觉得不太真实!
其实就这样,孩子自己就把夜奶断了,一直到现在每天晚上都是整夜觉,没有夜醒。我身边很多的母乳宝宝其实也是这样的过程。
今天就来说说夜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实晚间的哺乳都可以叫做夜奶。不过我想妈妈们的夜奶通常指的都是入睡以后的,所以,夜奶又伴随着夜醒。
夜奶有必要喂吗?
0-3个月的宝宝,更多的是生理需求。
小婴儿需要通过足够的哺乳获取营养,来满足身体生长的发育。通常这时候,妈妈们也不会觉得夜奶有什么困扰,马无夜草不肥,宝宝要长身体,长体重,发育脑神经。他们也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只是在根据自己的进食节律在进食而已。
4-6个月的宝宝,孩子对夜奶正在由生理需求向心理需求转变,是共存状态。
这段时间,孩子们在努力的发展对环境的各种感知,以及自身昼夜节律的调节和形成。
但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妈妈从家庭回归职场,由于分离焦虑的影响,孩子有可能会夜奶变得很频繁,其实是孩子在弥补白天没有见到妈妈的心里缺失。
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夜奶逐渐减少。
如果白天孩子的摄入很正常很规律,夜晚需要进食的需求就会慢慢下降,理论上夜奶的次数和时间都会减少,但是也会有妈妈发现:
“孩子好像夜奶从好好的饱饱的吃一顿,转变成随随便便吃两口就睡去。”
这时候,夜奶的作用就是由身转变为心,安抚的意义大于营养的意义。在6-12个月这个阶段,也是孩子长牙、大运动、爬、站的发育时期,孩子会学习新的本领,也会让他们遇到以前没有经历过的挫折。这样的压力也有可能导致夜奶的增加。
理论上6个月以后的孩子,具有睡完整觉的能力,但仍有半数的宝宝会在夜间醒来,不过,夜醒≠需要夜奶。
妈妈们可以选择用夜奶安抚孩子继续入睡,乳房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除开子宫以外最像子宫的地方了,因为有妈妈的心跳声、体温、以及乳房上蒙哥马利腺体所散发的气味,其实都会让孩子能够找到在子宫时期的安全感,所以在古拉丁文中,妈妈就是乳房的意思。
当然也有自由选择以其他的方式来度过孩子的夜醒时期。
夜奶妈妈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在无尽的黑夜带给孩子身心滋养。这里我想给大家看一段我特别喜欢的话:
刚刚灌了一大碗的鸡汤,妈妈们肯定有疑问要问了。
夜奶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呐!
一会儿一会儿吃,睡眠质量怎么保证?
我们经常会怀疑孩子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状态,那么孩子正常的睡眠是怎样的?
需要明确的几点是:
1、婴幼儿与成人的睡眠模式是不一样的。他们没有办法自我安抚入睡,需要更多的辅助,尤其是在三个月之前。
通常新生儿的一个睡眠周期是在50分钟左右,浅睡—快速眼动睡眠—深睡—浅睡,其中浅睡多,深睡少。其实我们成年人的整夜睡眠也是深浅交替的,只是我们有自我安抚和接觉的能力。
宝宝要发育到和成人差不多的睡眠模式,大概是在5岁左右,所以宝宝在夜间醒来要吃奶,也是生理特点决定的,尤其是在6个月之前。
2、孩子哺乳时闭眼的浅睡,也算入睡眠时间。在我们碰到的个案中,很多妈妈在哺乳时,孩子其实已经进入到浅睡了,但妈妈们未必会把这个时间算进孩子的睡眠,所以导致最后计算出的睡眠总时长减少,引起担心。
1-3月龄孩子的睡眠总时长大概是14-17个小时;
4-11个月孩子的睡眠总时长在12-15个小时;
1-2岁的学步儿是11-14小时;
每个孩子的气质个性不一样,睡眠特点也会有所区别,有些孩子可能吃完了就睡,有些孩子可能就需要更多的安抚。
所以孩子夜间醒来要吃奶,并不是一种过错,只是他们正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我们要做到就是回应孩子的请求,继而能够心虚平稳的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
夜奶好累啊…怎么才能舒服点呢?
首先妈妈自己要在心态上做平衡,前面说了那么多,都是自我平衡的基础认知。从出生起,孩子就在慢慢的远离我们,所以妈妈们可以抱着“静待花开”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当然,“静待花开”是一种平衡、平和、豁达的心态,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做,想办法让夜奶更舒服更有效,才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1、哺乳姿势:
我知道有很多妈妈都是爬起来抱着孩子喂奶的,这就很容易让妈妈完全清醒,我们通常建议喂夜奶的妈妈尝试躺喂姿势。我们建议躺喂时先喂靠近孩子的那一边的乳房,再进一步的侧身哺喂另一边,这样就能避免妈妈起身。
如果妈妈很担心母婴同床的安全性,其实还有母子床的选择。
2、睡眠环境:
夜间环境相对安静、昏暗,保持合适的温度(24-26℃)湿度(60%左右),宝宝不必穿过多,保证后颈部温暖干燥即可。
0-3个月的新生宝宝,可能会有本能的、比较频繁的惊跳反射,妈妈们可以使用襁褓来包裹孩子的肩颈和上半身来防止惊跳反射影响孩子睡眠。
如果孩子能够平缓的入睡,睡眠环境舒适宜人,加上妈妈的陪伴和安抚,相信给个夜晚,孩子都能安然的度过。
夜奶和龋齿到底是什么关系?
首先,正确的吃奶是避开了牙齿的。孩子吸吮的时候,是用舌头包裹住妈妈的乳头乳晕,形成U型的凹槽,直接把乳汁导流到咽喉的吞咽动作。
同时,母乳当中的乳糖是在小肠分解,而并非口腔。
其实,龋齿真正的诱因是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当孩子长牙并添加辅食之后,如果清洁不佳,食物的残渣残留在宝宝的牙缝当中,再遇到营养丰富的母乳,那就成了最好的细菌培养基了,确实会提高龋齿的发生风险,可是如果清洁得当,就不必担心。
很多配方奶的宝宝也会有夜奶的问题,相比于母乳,高阶段的配方奶会因为添加糖分,所以本身就是巨大的龋齿隐患,再加上牙齿清洁不佳,龋齿的风险就非常高了。
妈妈睡眠不好会导致奶水不足?
你知道吗,泌乳素和褪黑素是一对好朋友,泌乳素高,褪黑素也会相应的升高。褪黑素升高,更容易再次入睡和进入深睡眠。相比起床泡奶粉的一堆流程、或者走动安抚宝宝,可能直接哺喂母乳确实更轻松一些。
而且,夜间的泌乳素是白天的几十倍,加上哺喂母乳本身也是一个刺激,更能够保证和增加奶量。
另外,在纯母乳阶段,孩子的需求量比较大,泌乳素也比较高的时候,妈妈的乳房也很容易有充盈的感觉,但夜间哺乳,也可以释放掉一部压力,防止妈妈乳汁淤积、乳腺炎的发生。
喂惯了夜奶会不会戒不掉啊?
戒不掉一样东西,往往是因为没有更好的东西来代替。如果我们在白天能保证孩子足够的多元化的辅食,奶量的摄入、充足的运动消耗、以及良好的亲子互动交流,孩子吃得饱、动的足、情绪好,爸爸妈妈引入新鲜多元的世界带给孩子们,随着孩子的长大,他自己就会慢慢离开乳房。
如果孩子从小到大,妈妈给到孩子关于睡眠的联想,以及安抚的方式都只有给奶而已,那么孩子长期适应和接受安抚方式就比较单一,加上吸吮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已经是最高级别的安抚了,所以当妈妈突然要让孩子接受别的安抚方式时,就会比较困难。
所以我们也建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除了给奶安抚以外,要尝试更多元化的一些安抚方式,比如说 比较流行的卡普5S安抚法:
包裹-侧躺-嘘声-摇摆-吮吸
孩子适应更多安抚方式,妈妈的选择就会自由很多。
各种理论还有各种鸡汤,其实是在告诉妈妈们,夜奶没有关系,喂夜奶的妈妈很伟大,每个家庭每个宝宝都不一样,那就是会有很多妈妈不堪其扰,想要断夜奶,这当然是很正常也是非常能够理解的一件事。
当孩子频繁夜奶,让妈妈白天都没有办法和精神来工作生活,也让妈妈会因为孩子的睡眠而担心焦虑的时候,可能夜奶就真的变成了妈妈的负担。
这件事情并没有对错,妈妈可以在充分的了解有关夜奶和睡眠的信息之后,再考虑自己的内心,做出合适的选择,我们都会支持和陪伴你们。
断夜奶,可以这么做
如果妈妈要离断夜奶,通常建议从白天开始。(我们通常建议妈妈们6个月之间先不要离断,毕竟这是营养来源。)
等等!不是断夜奶吗?怎么从白天开始?
因为断夜奶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循序渐进。白天有更多的精力来和孩子磨合,也会有更多的耐心应对孩子的不适应和哭闹。
新的哄睡安抚方式:
白天可以引入新的哄睡方式,当然最好的选择是爸爸,那我们社会环境来说,emmm……那可以选择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开始妈妈协同,先进入白天的睡眠。等孩子状态稳定之后,妈妈再一点一点的退出。
从安抚级别来说,我们通常建议由低到高,比如“声音-固定位置的拍哄-移动位置拍哄-吸吮乳房”这样的顺序。
那如果有些宝宝就是长期适应了高级别的安抚,也可以酌情由高降低,注意孩子适应的过程。
白天的生活安排:
白天的生活丰富,就会减少孩子夜间对吸吮的需求。比如说孩子的摄入情况、运动消耗情况以及和妈妈的亲子互动情况。
白天的身体消耗,会让身体累了就想要多睡一点;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让孩子情绪比较平稳,有良好的安全感,这样就不会再漆黑的夜里为了求证妈妈的爱和存在,而频繁的找妈妈。
夜间的睡眠环境和睡眠程序也非常重要。环境前面说过了,睡眠程序也是引导孩子更安稳睡觉的重要环节。宝宝们通常都喜欢规律和稳定的生活,他们不喜欢不确定性,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建议家庭形成自己的睡前程序,比如:
这样一套固定的程序需要在每天差不多的时段进行(通常我们建议小月龄的宝宝在晚间7点左右,就开始进入程序),让孩子逐渐形成对这套程序的条件反射。碰到外出旅游、走亲访友这样换地方睡觉的情况,孩子可能会情绪波动,那么执行这套睡眠程序也可以给到宝宝安全感。
规律的日间睡眠更能够促进孩子更容易的进入晚间睡眠,以及睡得更好。所以白天的睡眠也是需要引导的:
0-3个月的宝宝白天需要3次小睡;
4-11个月的宝宝通常需要2-3次小睡;
1-2岁的宝宝可能就是1-2次的睡眠;
一次小睡的时间大约在1-1.5个小时,也就是2-3个睡眠周期。
最后,妈妈需要做好一个很重要的心态,就是离断夜奶期间,过程的反复以及睡眠倒退的心理准备,孩子可能看上去这两天习惯了这个模式,可能突然某一天因为某件事,或者孩子解锁了一个新能力,这个过程就要重来一次。这种倒退一般也是阶段性的,所以妈妈的耐心、陪伴以及全家人的支持都非常非常重要。
祝所有的妈妈和宝宝都,好梦好眠,享受哺乳,享受夜间哺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