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相敬如宾的经典故事听过一些,要说离我最近的故事主角,当属后院的大爷大妈。
听妈妈说,从未听到过他们家有吵架的时候,甚至面红耳赤、大声说话都没有过。妈妈最佩服的夫妻就是他俩了。
大爷总是干净利索,阳光满面,见人都笑着,说话声音不高不低,很热心肠。大妈打扮从不花里胡哨,总是整洁得体,整个家都收拾得纤尘不染,见人总是微微抿嘴一笑,从不见她放肆大笑过,说话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底气,劝解别人也很有说服力。
想必大妈大爷在一起时常常和颜悦色,语柔声细。耳濡目染之下,他们的孩子们——我的哥哥姐姐们向来都是说话不带高声语,做事低调有原则。妈妈常纳闷,“这两个人怎么就能相处那么好呢?” 也常常感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妈妈说,大爷是厨师,在我们吃糠咽菜的时候,人家给大队做饭,能带回家肉米面油,一家人悄悄地吃,从不张扬,家里啥都不缺,当然好心情。看看你小时候咱家过年,连一斤包饺子的面,都是你姥姥心疼妈妈,偷偷给包着带回来的,要不是姥姥种小麦,你能吃上面条馒头?你爹能干的时候挣得钱都给你奶奶了。等分家了,累倒了,得伤寒了,真是穷得叮当响了,村里亲戚连说个话,人家都怕你借钱。要不是你姥姥啊,咱家翻不了身。
每每听到这些,我都很心酸。想想老妈是真的很辛苦,如果像大妈那样一辈子什么都不愁,也许是另一个样子吧?
大爷大妈和睦相处过了一辈子,大爷一直红光满面,大妈一直温润如玉,哥哥姐姐们个个成才成家,羡煞村里人。
如果说,他们的婚姻中没有争吵磕碰,打死我也不信。大妈是个极为要强、好面子的女人,也有受到媳妇冷脸的时候,遭遇大爷瘫痪的时候……只是她极为爱惜羽毛,从不对外人道而已。
当初哥哥在外地当兵,爱上了一个人当地的姑娘,但到最后还是娶了大爷大妈介绍的本地媳妇。为啥?因为他们担心儿子以后回家少,娶了本地媳妇,至少在看丈人丈母的时候会顺路看看他俩。
但是这个如意算盘打翻了。儿媳妇是个狠角色,婚后回来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不齐。大妈上门看孙子受冷脸之后从未再次登门过,我也从未见过嫂子回来过。但是外人只知道她儿子在外地,媳妇在市里。从大妈嘴里听到的从来都是儿子儿媳多好多好,自己受的气从不曾道出一字半句。
到了晚年,大爷突然瘫痪了,无论哥哥姐姐们多么孝敬,常常买药送吃的,大爷依然没有好转,一直躺了十多年。每次见大妈,她都是得体地笑着。虽然有时候能看到她刚刚哭过红肿的眼睛,或者聊起大爷的病,一个人扶起扶坐,擦身喂饭,照顾得相当辛苦,她眼眶里打转的泪花,但是她依然不向外人抱怨。只是老妈去看望大爷时,偶尔私下里憋不住,说,大爷自己难受,她也遭罪,都不如死了算了。大妈能做到十多年忍辱负重,从不向外人道辛苦,真是敬仰之至。
前几年回去,大爷已经去世,七十来岁的大妈依旧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端屎端尿照顾大爷辛劳离世,虽没有老伴在身边,大妈了无遗憾。一个人的日子依然过得干净利索,洒扫庭除,样样收拾地整洁得体。
老妈说,“你大妈是个极度要强的女人,你大爷走了,自己一个人也打不倒精神。有多少难挨的时候,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打碎了牙咽肚子里去了。”
是的,我从不怀疑,作为女人,大妈没有深夜孤独的时候,没有绝望怒吼的时候。微笑的背后,有多少次咬紧牙关的灵魂颤抖的时候?她也并非事事如意,但是你看到的却是一副平和宁静没有风雨的样子。
我也从不怀疑,大爷大妈之间就不存在争执,碗盆没有不磕碰的时候,关键是你事后处理的态度和方式。
有的人家,也许一次小吵,家里就锅碗瓢盆碎了一地,地动山摇惊扰四邻不安。有的人家,也许并不是为了生死攸关的大事争吵,但是自家的鸡零狗碎却全城皆知,闹得沸沸扬扬。吵是吵了,感情破裂了,日子还是隐忍地过了。但是有的人家也许出了大事,却泰山压顶,临危不乱,一家人互相支撑着,度过了难关。
像大爷大妈这样的模范夫妻,少之又少。老妈说,大爷是个勤快人,家里有活,不用大妈发话,都闷不声干了,也从不邀功。大妈也爱干净,哪里需要清洁,都不隔夜。这样的两个人,要吵也是由于谁干多了吧?
吵架的家庭,哪家不是因为一方付出透支,心里憋屈,另一方却不够理解,觉得理所应当?或者双方都希望对方多做这一些,像小孩一样什么事都攀着做,对方多做点沾沾自喜,自己做多了感觉吃亏?
如果没有互相忍让的宽容,互不揭短的肚量,就不要单纯羡慕人家风平浪静的生活。
如果没有承担一切不幸的强大内心,哪来的从始至终毫无怨言?
如果没有彼此欣赏互相理解,哪来的岁月静好携手终老?
如果无法做到心甘情愿,哪来的一辈子相敬如宾?
共勉。
上一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