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喜欢孩子的行为,在你身上是否同样具有?
上个周五晚上9点,优妈乘高铁外出。邻座是一对母子,小男孩也就三四岁的样子,脚上戴个精致的小银铃。开车一会儿后,小男孩可能感到无聊,不住地抖脚上的小铃铛,虽然“叮叮当当”的声音清脆悦耳,但在晚上9点,难免会影响到他人闭目休息。
当妈妈打电话期间,小男孩还是调皮地接妈妈话茬儿,妈妈彻底烦了,把电话从嘴边挪开,大声给孩子一句“啧,闭嘴!你怎么这么皮贼!”然后继续跟二姨“喊电话”。这位妈妈自己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震耳欲聋,却又装模作样地要求孩子安安静静;自己跟孩子说话时大吼大叫,竟然还嫌弃孩子声音大、不听话。
这样的“大吼教育”,其实不少家长也会有,毕竟孩子有时候确实太惹人炸毛了,不吼孩子几句心理憋得难受!但是“大吼教育”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有的孩子越吼越调皮,甚至学会了跟家长对吼;有的孩子,则被家长吼得越来越胆小、自卑,做事一点自信都没有,唯唯诺诺。
如果你也是个常用“大吼教育”并因此而苦恼的家长,那么你很有必要做一个小小的改变:跟孩子小声说话!
缓和你的怒气
愤怒之下的你,心情恼得像一堆火,而你说话的声调就像风,风越大火越旺,越是大吼大叫,心情就越糟糕;但是,如果你尝试着忍一忍怒气,压低一下自己跟孩子说话的声调,你会发现你会变得稍微冷静、理智一些,最起码不会让你更加愤怒。
给孩子更多信任、尊重
有心理学者说,你说话的声调高低,跟你传达给别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当你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感觉你不信任他;当你说话柔和时,孩子就能感觉到你的信任!
事实就是这么神奇,比如:当孩子手拿香蕉皮准备扔时,你一句怒吼“别扔地上!”这时候,其实你在内心是默认孩子会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认真、轻声地说一句“宝宝,放垃圾桶里吧!”这时候你是默认孩子会放到垃圾桶里的。关键是,你语气中传达出的这种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觉得到。
减少孩子对你的害怕、抵触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每次想开口训斥孩子时,调整自己的音调和语速
压低声调,有助于压制你的怒火;
而放慢语速,则有助于你一边说话一边思考。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显得太急、太暴躁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但事后我们往往又很后悔,毕竟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何况我们自己小时候也没少犯错误。 其实,我们根本没那么生气,只是需要几秒钟调整一下自己而已。
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孩子
孩子犯错的时候,想每次都忍住不去批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是,你需要做的是把你的期望传达给孩子,并提醒他犯错的后果,而不是单纯地吼孩子。 比如,孩子在超市乱翻商品,你可以跟他说:“宝宝,如果你把商品弄乱了,售货员阿姨还得再摆,很辛苦的!你是个体谅人的宝宝,对不对?”
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与孩子交流
当你发脾气的时候,意味着你缺少足够的技巧、耐心去处理孩子犯的错误,你只能仗着自己的气势、暴力让孩子屈服而已。
平和的心境、冷静处理事情的能力,不是嘴上说说就能有的,这需要健康的爱好、良好的生活规律做铺垫。一个常读书、勤运动的妈妈,内心更阳光开朗,也就更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良好沟通。
跟孩子小声说话,降下的不止是声调,还有那颗浮躁的心。
(来源于网络)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