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上班?也许每个孩子都曾问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或许大多数的人都会说:
爸爸妈妈去上班,才能赚钱呀,只有赚了钱,才能给你买好东西吃,买玩具给你玩,买漂亮的衣服给你穿哦。
但这种方式仅仅是获得经济基础与谋生的理由,既不充分也很浅薄。
上班的确可以赚到钱,但上班不该仅仅是为了赚钱。当我们这么对孩子说时,我们传递给孩子最初的职业观就是:上班只是谋生的手段。
当一个孩子从小获得的是这样的启蒙,那他今后寻找工作时将会这样:
待遇挺好,即使不是我喜欢的,我也忍了;其实很羡慕其他人可以做XX,但我现在这份工作很平稳,要不就算了,老老实实待着吧;特别特别讨厌自己的工作,但是没办法啊,为了生存。
一个人的一生,从24岁毕业开始工作,一直到60岁退休,每天上班8小时,全年上班200多天,工作其实占据了我们人生很大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价值感、热情和乐趣,他的人生一定会充满了抱怨。
“妈妈也没办法啊,妈妈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这句话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妈妈其实也不喜欢工作,妈妈是为了你才忍受这些辛苦的。这样说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孩子背负上不该有的压力,而且还会产生深深地愧疚感。
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妈妈这么辛苦的上班是为了你,所以你要乖乖听话,你要好好上学,你以后要好好报答妈妈。于是,孩子也学会了忍受,假装很懂事,遇到不开心的事不愿意分享,慢慢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面对孩子对于成人工作的问题,我们到底要给出怎样的答案呢?不妨参考下面的回答。
为什么你总要去办公室?
“因为这样我可以得到工资。爸爸和我挣的钱要供我们付房租、食物、每天所买的东西,还有咱们的度假。另外,我还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像你在幼儿园画了很多漂亮的图画,并且把最漂亮的送给了我一样。在工作中,我也能帮助很多人,使他们满意。”
提醒:
当你的孩子问到,为什么他最好的朋友的妈妈却不用去上班的时候,你可以解释给他听,一些妈妈、爸爸更喜欢呆在家里。但是他们在家里也是要工作的,比如买东西、洗衣服、打扫房间。这样的解释非常有用,使孩子认识到工作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你每天都能得到钱吗?
“不是。我的老板并不会每天给我一些纸币和硬币。而是到了每个月的月底,我们公司的计算机就会自动告诉银行的计算机,爸爸的账户上应该有多少钱。之后,爸爸就可以拿着银行卡从自动提款机上取纸币了。”
提醒:
如果孩子没有接着再提问,这些信息暂时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觉得和孩子解释起来很费劲,不妨反过来问问孩子,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究竟想知道什么。有关钱物的交换是孩子很感兴趣的,也是很有必要让他们明白的话题。
你上班时都做什么?
“我的办公桌上有一台电脑,我用它查资料、写邮件、整理文件。此外,我还要打或者接很多电话。有的时候,我还会和来拜访的客户见面。”
提醒:
关于工作,在孩子的头脑里形成一个印象对孩子很有益处,虽然他们可能对具体的细节并不太感兴趣。也许你应该找个半天带孩子来上班。不过,如果你是护士或者超市的收银员就不太现实了。但是,你可以在不当班的时候,带孩子来简单地参观一下,或者带他到你们的食堂去吃顿午饭也好。
和你一起工作的都是你的朋友吗?
“有些人我非常喜欢,所以,在不上班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聚会,一起去吃饭。当然,也有些人让我觉得不是那么可爱,有的时候我们还会有争吵。就像你们玩过家家或其他游戏时一样,总会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不是吗?”
提醒:
这是一个与思考有关的人际交往问题,孩子会明白人和人之间有差异,我们不必喜欢所有人,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尝试着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
我为什么不能一起去?
“你可以去参观妈妈工作的地方。但是,不能和妈妈一起工作,我们办公室没有你的工作位置,你工作的地方在学校。你想想,要是妈妈天天陪你呆在学校里会多挤。”
提醒:
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在他工作前,先要经过学习阶段,首先是幼儿园,然后是学校,之后是职业学校或者大学。如果,在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分离的痛苦,那么你一定要让孩子相信,只要他有问题,可以随时找到妈妈――当然,一定是真有麻烦的时候。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