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讲究“百善孝为先”,教育的时候,要求孩子孝顺父母也是重中之重。不孝,也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失败。
其实孩子孝不孝顺,跟父母平日的言行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候,父母的一些不当的言行,给孩子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甚至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孩子将来的不孝。
就像现在很多父母的口头禅都是:
“孩子,我们把家中最好的都给了你……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用管。”
结果孩子就越发随心所欲,一点也不会体谅父母,甚至还会嫌弃父母。
当你发现孩子有下面这些行为时,一定要高度注意好好引导,否则到了后面会产生“怎么养了个白眼狼”的心痛感!
01
霸占东西
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好吃的,好玩的当然应该全部归自己才对。凡是家里出现的自己喜欢的,就一定要独占。
餐桌上出现了自己爱吃的鸡腿,就不许父母动一下筷子;有了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就不准任何人动一下遥控器;有了自己喜欢的玩具,连父母碰一下也不允许。
不懂得谦让和分享。
如果一直放任孩子这样下去,孩子会越来越自私自利。什么事情只考虑到自己,不想着别人。
遇到这样的小霸王,要教会孩子分享是美德。父母出于爱才心甘情愿把一切好的东西都给他,反问他如果爱父母的话,是不是也应该像父母一样去做?
02
随意顶撞父母,惹父母生气
这是孩子不孝顺最常见的表现。
现在很多小孩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受尽百般宠爱。除了父母疼爱,爷爷奶奶老一辈人更盛。一般都是要什么给什么,要天上的星星都能给摘下来。
孩子被惯坏了,要是哪次提得要求不被满足了,就会大吵大闹表达自己的不顺心。
父母让他们朝东,他就朝西。不分好赖,就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想看父母被激怒的样子,时刻挑战父母的底线。言语上对父母没有起码的尊重和客气,直呼其名或者喂来喂去,甚至会对父母说脏话。
孩子变成这样,父母首先得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平日里太宠溺了。如果有一定要加以改正。再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天,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为什么一直要跟父母唱反调。
03
不懂得感恩
父母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第一时间想着孩子,但有些孩子吃独食也不会想着给父母留一口。
孩子吃完饭碗一推就跑去看电视,留下父母收拾碗筷。这应该是很多家里普遍的场景了。
当孩子受伤时,父母心疼地跑前跑后,恨不得生病的人是自己。而父母倒下时,很多孩子却无动于衷。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要让孩子觉得什么都来得理所应当。可以试着给孩子讲一讲自己工作的艰辛,让孩子体会到家里的一切来之不易。
父母要给孩子做榜样,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也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来,有小主人翁的意识。既能体会到父母平时做家务的艰辛,又能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04
习惯把错推到别人身上
这样的小孩都批评不得,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
有时候他明明知道是自己做错了,但你说他一句,他就把责任推给别人,推得那叫一个一干二净。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想到的都是别人的错。小事还好,大事的话可能会助长孩子撒谎的弊端。
放任这种行为,孩子会愈发没有责任感。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小教会孩子责任感,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父母很多时候只想着怎样让孩子变优秀,却常常忽略了要教孩子孝顺。
一个从小能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他的运气一定不会差,未来一定会美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