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之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人生过程中遭受失、出现挫折是正常的。关键在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放弃,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才能走出困境。人在孩提时的心理承受是最弱的。当前,独生子女人人受宠,一些家长可宁可苦了自己,不可苦了孩子,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小孩铺平道路。但未来的社会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孩子如果只会在父母为其铺好的道路上顺利前进,那么一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难于承受,败下阵来。如今,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开始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对孩子给以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孩子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孩子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但是,如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呢? 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事情一味包办,虽然,孩子在接触外界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时,的确离不开大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心理体验,容易产生畏难、依赖的情绪,造成学习障碍。因此,实行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孩子的依赖性。父母应该让孩子坦然面对现实,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无论是快乐、失望,都要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竞争。就像幼儿学会走路时跌倒后爬起来再走,跑步比赛总是有时比别人快、有时比别人慢一样,小朋友说错话,做错事不要紧,告诉他许多科学家在小时候也常犯错误、失败过,如:爱迪生、牛顿 ...... 还可以讲讲英雄人物等不怕挫折、失败的故事。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产生一种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自信心。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