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养娃神器
广告
TOP1新生儿喂黄连水 有的地方孩子出生以后给孩子吃的第一口食物不是妈妈的初乳,而是黄连水,美其名曰“去胎毒”,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理论里都没有胎毒这种理论,喝黄连水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益处,所谓有防新生儿黄疸的作用也是没有依据的。黄连还有可能危害宝宝的肠道(如果没吸收)和肝脏肾脏(如果吸收),没出事是运气好。孩子出生以后应该尽早吃初乳,在这个时间给孩子灌一大堆黄连水,既不利于母乳喂养成功,也让孩子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次免疫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听我的,建议你也下载一个宝宝树孕育,以前很多事情我也不会处理。在这里有很多有经验的妈妈互相帮助,教会我如何处理家庭关系,还有很多非常专业的孕育知识,现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赶快 下载【宝宝树孕育】 试试吧!
学习了,宝妈辛苦!
TOP10.盲目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由于钙、锌、铁等元素的生理效应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检测微量元素根本没有意义。特别是检测头发更没有科学道理。末梢血检测,不能保证取血时不被组织液稀释,所以连血液水平都不能代表。微量元素检测会引导家长过多关注微量元素,使微量元素制剂盛行,从而忽视均衡营养,百害无一利。保证均衡营养,检测生长发育,不要沉溺于补充钙等营养素上。盲目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的危害:1.维生素D和钙过量:高钙血症、脏器官组织钙化。2.锌过量: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3.维生素A过量:精神萎靡、呕吐,严重时还可以致颅内压升高,昏迷。因此,家长不要盲目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只要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保证食品多样化就可以了。
TOP9 未给孩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我国每年超1.85万名0到14岁儿童死于车祸。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中国76%汽车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40%家长曾经让孩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43%的家长选择在乘车的时候抱着儿童,还有10%的家长是认为安全气囊能够有效的保护儿童,而以上这些都是交通事故中儿童受到比较大伤害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安全座椅的问题春雨已经多次提及,7岁以下的儿童一定要使用安全座椅,决不能在车内抱着孩子或让孩子坐副驾驶。1岁以下的孩子应该放于背对前方的安全座椅中。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背向型汽车座椅:婴儿专用座椅只能背向车前方。而可更换坐垫型和3合1汽车座椅通常对背向型有更高要求的身高和体重限制,你需要较长时间让孩子保持这种背向型的乘车姿势。
TOP8 旧衣服做尿布忌用旧衣服旧床单等改作宝宝的尿布,旧布经反复搓洗,表面干燥坚硬,显微镜下可见表面呈毛刺状,如用旧布给宝宝擦屁股,易损伤肛周皮肤可致肛瘘。Tips:如使用尿布,应一湿就换,洗前洗后均需用开水烫一下,洗后太阳下晒干,忌用洗衣粉洗尿布,宜用肥皂洗涤
TOP6 忽略孩子的牙齿护理宝宝2岁以前,不需要使用牙膏。你仅仅需要用牙刷沾点清水,温柔地擦拭口腔内部就可以了。宝宝2-6岁开始用牙膏刷牙。两岁以后,宝宝的上下牙全部萌出后,可用小型软质牙刷沿牙齿的缝隙上下刷。此时的宝宝可以使用牙膏来刷牙了哦,为了保护牙齿,预防龋齿,应喂不含蔗糖的饮料与流食,喂药或其它营养品后应用清洁水帮助洁牙。Tips:1.别让孩子含着奶嘴睡觉。2.不要喂孩子太多甜食。3.不要嘴对嘴喂孩子。
TOP5 辅食加盐添加辅食以后,很多家长开始纠结是否该给宝宝吃食盐了。事实上,婴儿1岁以内不应吃含食盐的食物。因为奶类及其他辅食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钠,对于正常进食的宝宝,完全能够满足宝宝对钠的生理需要。婴儿的辅食要保持原味,只要保持婴儿期一直吃原味食物,宝宝就会接受。那种认为“不吃盐没有味道”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宝宝的辅食不要添加其他调味品。婴儿的味觉正处于发育对于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这也是很多宝宝吃了含有食盐、糖的食物不容易再接受原味食品的原因之一。从健康角度出发,首先应养成清淡口味的习惯,每天食盐量2-3克即可。对于已经养成重盐口味的幼儿则慢慢清淡,有个适应的过程。6岁以上的儿童食盐量最好控制在3-5克。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