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看到孩子懈怠、说脏话、打游戏、把房子弄得一团糟……于是我们生气、愤怒、指责、惩罚同时又无能为力。然而我要说,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2.孩子往往并没有变坏。他们这样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就是人类本来的样子,也是你本来的样子。你并不会比孩子表现更好,然而这点常常被你忘记。二是这是孩子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包括与你互动的结果。 3.孩子经常不知道怎么做。一方面,你给孩子提出了太多要求,另一方面,孩子又不知道你的核心要求。就是说,在孩子眼中,你是喜怒无常的。你没有在你与孩子之间形成必要的边界感。孩子不知道哪些不能触碰,哪些是属于自己的空间。或者,你压根就没有给孩子留下必要的且安全的空间。 4.例如,孩子可能在吃饭时不停地晃动腿,你就火了:“你还能不能好好吃饭?!”从你的角度来讲,你是对的,这属于餐桌礼仪。但问题在于,它背后传递的信息是,你在全方位地控制孩子,评判孩子的一切,而孩子那里也并没有领到一份比四大名著还长的“行为清单”。孩子可能因为怕你而屈从,可能觉得自我受到威胁而逆反,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好。相反,如果你只是友善地建议,而不作为命令要求孩子必须做到,那么,孩子就会明白,自己可以决定怎么坐在那里吃饭,父母只是建议而已,他就更容易听取建议。
更多>>